〔1〕 本篇最初發(fā)表于一九二四年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段乃嚂返诹凇M?br/>
八月一日上?!秼D女雜志》第十卷第八號轉載時,篇末有該雜志的編者附記:“這篇是魯迅
先生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的講演稿,曾經(jīng)刊載該校出版《文藝會刊》的第六期。新近因
為我們向先生討文章,承他把原文重加訂正,給本志發(fā)表。”
〔2〕 伊孛生 通譯易卜生。參看本卷第60頁注〔35〕。
〔3〕 人形 日語,即人形的玩具。
〔4〕 李賀(790—816) 字長吉,昌谷(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一生
官職卑微,郁郁不得志。著有《李長吉歌詩》四卷。關于他“玉樓赴召”的故事,唐代詩人
李商隱《李賀小傳》說:“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書若太古篆或
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L吉了不能讀,[焱欠]下榻叩頭言:‘阿彌女老且病,賀
不愿去?!p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L吉獨泣,邊人
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
〔5〕 阿爾志跋綏夫(1878—1927) 俄國小說家。他的作品主要描寫精神
頹廢者的生活,有些也反映了沙皇統(tǒng)治的黑暗。十月革命后逃亡國外,死于華沙。下文所述
是他的小說《工人綏惠略夫》中綏惠略夫?qū)喞璺蛩f的話,見該書第九章。
〔6〕 這是借用關于釋迦牟尼的傳說。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約前565—前48
6)有感于人生的生老病死等苦惱,在二十九歲時立志出家修行,遍歷各地,苦行六年,仍
未能悟道,后坐在菩提樹下發(fā)誓說:“若不成正覺,雖骨碎肉腐,亦不起此座?!膘o思七日
,就克服了各種煩惱,頓成“正覺”。
〔7〕?。危铮簦澹猓铮铮搿∮⒄Z:筆記簿。
〔8〕 拳匪 一九○○年(庚子)爆發(fā)了義和團反對帝國主義的武裝斗爭,參加這次
斗爭的有中國北部的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水陸運輸工人、士兵等廣大群眾。他們采取了落后迷
信的組織方式和斗爭方式,設立拳會,練習拳棒,因而被稱為“拳民”,當時統(tǒng)治階級和帝
國主義者則誣蔑他們?yōu)椤叭恕薄?br/>
〔9〕 “涸轍之鮒” 戰(zhàn)國時莊周的一個寓言,見《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
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
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
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10〕?。粒瑁幔螅觯幔颉“⒐雇郀枺瑲W洲傳說中的一個補鞋匠,被稱為“流浪的
猶太人”。
〔11〕 觳觫,恐懼顫抖的樣子?!睹献印ち夯萃酢罚骸拔岵蝗唐潇馋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