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司法改革問題答記者問
積極穩(wěn)妥推進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 將完善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不再重啟復查
□ 司法公開進一步深化,依托信息手段實現(xiàn)檢法法律文書上網(wǎng)
□ 建立、落實執(zhí)法司法人員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健全冤假錯案責任追究機制,防止冤假錯案
□ 勞教制度廢止程序已經(jīng)啟動,將按程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推進社區(qū)矯正立法工作,完善社區(qū)矯正配套制度
黨的十八大對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作出了戰(zhàn)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基本要求,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最近中央司改辦負責同志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圍繞《決定》關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就公眾關心的司法改革舉措,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決定》提出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有何重要意義?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答:信訪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傾聽群眾呼聲的重要窗口、體察群眾疾苦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以案件形式進入訴訟渠道,也出現(xiàn)了訴訟與信訪交織、法內(nèi)處理與法外解決并存的狀況,導致少數(shù)群眾“信訪不信法”甚至“棄法轉訪”、“以訪壓法”等問題比較突出。司法本來是為了實現(xiàn)定分止爭、減少訴累的。但上述問題的存在,勢必導致國家難以形成權威的裁判機制、難以形成公認的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這不僅損害司法權威和法律尊嚴,而且影響人民安居樂業(yè)和國家長治久安。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都應該有相對統(tǒng)一的意志、相對公認的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F(xiàn)在,各種社會矛盾,最終還是要在規(guī)范的、法律的軌道上解決。這既需要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維的養(yǎng)成,也需要完善相關制度、機制。涉法涉訴信訪領域,是最便于依法律按程序處理問題的領域。所以,《決定》明確提出,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這樣做,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不僅有利于從制度機制上推動政法機關提高執(zhí)法司法質量和水平,保證當事人合法訴求及時得到解決,而且有利于從制度機制上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更好地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