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斯爾哈孜·巴依朱瑪所畫的駱駝題材油畫。他喜歡駱駝,也擅長畫駱駝,能夠從中深刻體悟到駱駝堅韌不拔的性格與榮辱不驚的擔當精神。 迪娜 攝
斯爾哈孜·巴依朱瑪?shù)淖髌纺軌驅(qū)⒐_克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與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賦予其斑斕的色彩與內(nèi)涵,使每一幅作品都表現(xiàn)出異樣的風情?!〉夏取z
斯爾哈孜·巴依朱瑪出生在天山天池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步入畫壇后,他以駱駝般堅定的意志專注油畫創(chuàng)作,其作品多以寫實為主,尤其擅長畫大漠駱駝?!∈茉L者提供攝
中新網(wǎng)烏魯木齊5月22日電(迪娜)第一次見到哈薩克族油畫家斯爾哈孜·巴依朱瑪,便給人一種溫暖親切的感覺: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高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開始談論他的作品時,深邃的眼睛便閃爍著炯炯的光芒。
斯爾哈孜出生于新疆阜康市天池腳下一個牧民家庭。1975年考入新疆藝術學校油畫專業(yè)班,先后從師于哈孜·艾買提、楊鳴山、列陽、劉開基、劉開業(yè)和克里木·納斯爾丁等知名畫家。斯爾哈孜的作品多以寫實為主,尤其擅長畫大漠駱駝。他將哈薩克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與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賦予其斑斕的色彩與內(nèi)涵,使每一幅作品都表現(xiàn)出異樣的風情。
我很幸運:不知素描,卻進藝校
斯爾哈孜告訴記者,他的家鄉(xiāng)在天池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每天能看到最美的日出,最藍的天空,冬天有雪白剛毅的山峰,夏天有郁郁蔥蔥的松林……這些美景深深地刻畫在他的腦海里。他還說“母親手很巧,總能用最美的色彩秀出五彩斑斕的哈薩克花氈??赡芤驗檫@些原因,我迷上了畫畫?!笨墒?,一個曾經(jīng)連一句漢話也聽不懂,也不會說,在大山里成起來長的哈薩克族少年,究竟是如何得到機會到專業(yè)院校深造的呢?原來個中有一段精彩紛呈的故事。
斯爾哈孜回憶,1975年的深秋季節(jié),還在沉睡的斯爾哈孜被母親從睡夢中喚醒,其實那個時候天還是黑的。他匆匆吃過媽媽專門為他炸的油餅,喝了滾燙的奶茶后,便踏上了前去參加藝術學??荚嚨纳铰?。
他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縣文教科的科長通知前去考試的,他在黑暗中心驚膽戰(zhàn)地走了9公里,終于到了公社。然后乘坐大卡車去了縣城,一句漢語也聽不懂的斯爾哈孜在老師面前怯生生地站著,直到科長前來翻譯——他必須與其他學生一起參加素描考試,他匆匆點過頭后,便回頭看了看其他學生所畫的素描,這才心里有了底。
“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素描,直到我看了周圍學生畫的畫才明白。列陽老師給了我紙和筆,并在墻角的一把木椅上放了一個茶缸一把暖水瓶,然后他就站在椅子旁邊。我一會兒就畫完了,看到其他人還在畫,我坐在那里想了想,干脆把列陽老師也畫了上去。收卷子的時候,列陽老師看著我的畫驚呆了,跟科長說了幾句我聽不懂的話。下午出榜的時候,我在榜上找了好幾遍才發(fā)現(xiàn)我的名字,原來名字寫在榜的最邊上。”斯爾哈孜瞇著眼睛回憶到。
1976年,初到學校里學習的斯爾哈孜就有著不凡的表現(xiàn)。入校后不久,全班同學去呼圖壁寫生了一個月,斯爾哈孜創(chuàng)作了自己平生里的第一幅作品——水粉畫《為革命放牧》。斯爾哈孜清楚地記得老師楊鳴山點評他的作品:造型扎實,色彩豐富,能夠真實地反映寫生對象。這樣的評價對于斯爾哈孜來說成為了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