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津北方網(wǎng)訊:銀行卡從沒離身,密碼也沒有告訴過別人的情況下,事主的銀行卡被盜刷7000多元。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在此期間,自己也沒有收到銀行的短信提醒。向銀行查詢時,他竟被告知此前預留電話已被更改。是誰動了自己的銀行卡?事主向公安塘沽分局新洋派出所報案。
誰動了我的銀行卡?
去年9月27日,正在山東出差的市民張先生消費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卡中的錢少了7600多元。自己的銀行卡沒有離身,怎么會被盜刷呢?他立即與招行方面聯(lián)系,查詢自己近期的銀行卡交易情況。很快,銀行方面短信回復稱,其銀行卡在當月24日在蘇寧易購訂購了一臺蘋果5S和一部華為P7,共消費7600多元,并且這筆交易已在蘇寧塘沽河北路店提貨。
當問及為什么自己的手機沒有收到提示短信時,銀行工作人員稱,他預留的電話已經(jīng)變更為另一部電話,這更讓張先生感覺不可思議,是誰動了自己的銀行卡呢?他立即向公安塘沽分局新洋派出所報案。
錄像鎖定“小個子”
接報后,辦案民警立即趕往蘇寧塘沽河北路店。通過店內監(jiān)控錄像,民警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當天提走兩部手機的小個男青年。然而,提貨人與盜刷張先生銀行卡的罪犯是不是同一個人,怎么才能將這伙兒人一網(wǎng)打盡?辦案民警判定對方很可能會再次作案,于是決定放長線釣大魚。民警將自己的電話留給店里,一旦這個男青年再次出現(xiàn),工作人員可以立即聯(lián)系他們。
三個月后,這名小個子果真又在蘇寧河北路店服務店提貨。接報后,民警立即趕到現(xiàn)場,將已提取兩部三星NOTE4和一部蘋果5S的嫌疑人堵個正著。民警當即將其傳喚回派出所做進一步審查。
遇損友高才生入歧途
經(jīng)過幾輪較量,小個子男青年徹底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經(jīng)過。男青年自稱姓高,曾在大學通過外語專業(yè)八級考試的他可謂名副其實的高才生。然而,畢業(yè)后,不高的工作收入讓其感覺很不平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次網(wǎng)聊中結識了在上海工作的廣西女孩小英。小英透露給他一條發(fā)財之路,先在網(wǎng)上發(fā)帖子,以幫人提高銀行卡額度為由收集個人信息,然后借機盜刷其銀行卡,在電商平臺購物提貨變現(xiàn)。
兩招蒙騙銀行和事主
利用此前幫提額獲取的市民姓名、生日、密碼問題及答案等個人信息,高某假冒事主通過電話向銀行申請變更預留電話等方式騙過銀行。那么,變更信息后,怎樣才能讓事主不能收到銀行的提示信息呢?高某稱,他會在申請變更的瞬間,通過電腦里的一款轟炸軟件,向事主手機瞬間發(fā)送千條短信,讓事主誤把銀行短信和其他垃圾信息一起刪掉。變更預留電話成功后,嫌疑人就可以通過電商平臺盜刷事主銀行卡購物。到實體店提貨時,店方又只認交易成功后發(fā)送的驗證碼,這就給嫌疑人作案留下可乘之機。根據(jù)高某的交代,民警迅速趕往上海,將另一涉案人小英抓獲。經(jīng)過調取去年三個月的交易記錄,高某已先后作案10余起,最大一起盜刷金額高達五六萬之多。截至發(fā)稿時,這起新型盜刷銀行卡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已進入提請公訴階段。
提額千萬走正規(guī)渠道
辦案民警提醒市民,提高銀行卡信用額度,最好通過正規(guī)渠道,千萬不要輕信所謂網(wǎng)上中介,更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免給犯罪嫌疑人留下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