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4月12日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部署在全社會大力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充分發(fā)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形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分為“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誠實守信模范”、“敬業(yè)奉獻模范”和“孝老愛親模范”五類。每類表彰10名左右,共表彰50名左右。其余正式候選人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部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如下:
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事跡縮略
【丁水彬】護理雙腿癱瘓的公公,照顧年邁多病的婆婆,堅守雙目失明的丈夫,十幾年來,四千多個日子,無怨無悔,無微不至。丁水彬用一雙裁縫的手,托舉起一個家庭的希冀,裁剪出最貼心的保護。一生堅持,最真摯的守護。
【于統(tǒng)帥】六歲起,個頭還不如灶臺高的他,站在凳子上,用稚嫩的肩膀,默默撐起一個家。10多年來,于統(tǒng)帥帶著母親求學,用摯愛呵護。這個男孩不會撒嬌,微笑不曾被帶走,“媽媽別哭,我不累,只要你好好活著,我就很幸福!”
【王華堂張翠蘭】 43年,15000多個日夜,王華堂、張翠蘭夫婦傾心照顧原本素不相識的腦癱棄嬰,自己終身未曾生育。他們用超越血緣的親情,牽起一只生命的手,再也沒有放開,即使黑發(fā)已成白發(fā)。
【劉偉】不是骨血親人,勝似親生兒子。劉偉身為養(yǎng)子,卻自知養(yǎng)育恩重。休學請假,只為照顧癱瘓在床的繼父;背父上學,更是承擔起兩個男人的責任。多少個堅守的日夜,多少個相伴的朝夕,知孝行孝告訴我們什么是生命的重量。
【牛章峰】天災當前,防震抗洪,晝夜不休,他是忠之大者。父母患病,照顧雙親,負擔高昂費用,他是孝之大者。三天三夜,尋回走失岳父;奔波不停,帶岳母輾轉求醫(yī)。他用雙肩扛起家庭重擔,是孝親大愛;用赤心擔起工作責任,是軍人無悔。
【王曉菲】命運殘酷,王曉菲痛失愛女。然而“希望”永存,她捐獻女兒的全部臟器,重燃了兩個新的生命。希望與義舉共行,生命與奉獻同在。她提升了女兒短暫生命的價值,也讓善行不朽,讓愛心永存。
【尼瑪潘多】縱使家境不佳,她依舊堅持照顧孤寡老人,讓老人享天倫之樂。縱使生活貧苦,她仍舊照料被遺棄的孩子,讓孩子感受童年溫馨。生活的艱辛壓不垮她充滿大愛的心,忍受病痛,忍受艱辛,她依然用真摯的愛對待生活,吟唱一曲溫暖的生命樂章。
【呂鳳霞】自從與丈夫結婚,丈夫的親人變成為了她的家人。27年如一日的照顧與相守,荒漠開出了花朵,沙粒磨成了珍珠。一個瘦弱的女人扛起一個支離的家庭,這份重量在她的肩上,她卻從不喊累,因為那是愛的重量。
【王愛華】一份沒有血緣關系而構建的父女情,讓王愛華失去妻子傾盡家產。然而對他來說,女兒就是心中的那顆小小星辰。求醫(yī)路難,他心不悔;多年養(yǎng)育,恩情如海。這份情是人間大愛的典范,告訴人們,心中有真情,要比太陽更溫暖。
【伊比熱衡】用平凡造就生活的偉大,用孝道灌溉生命的花朵。伊比熱衡悉心照料半身不遂的父親,多年如一。承擔風霜雨雪,照顧衣食起居。拳拳孝舉,鐵木生花。老人站立了起來,生命也站立了起來。
【石秀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她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卻用平凡演繹出不平凡。收入微薄,卻為老幼治病蓋房,失去丈夫也不能讓她放棄責任。她用最美年華“托舉”起了三個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