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急的人砸壞了婚姻登記處的牌子
在辦理業(yè)務(wù)時,張嵐的一些同行重申婚姻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試圖為離婚者調(diào)解,有人反問:“婚姻法有哪條規(guī)定你調(diào)解了?”“我不用,快點,事兒挺多的?!?/p>
婚姻登記員只能從言談舉止中猜測離婚夫婦的“真假”。在正式的離婚材料上,幾乎所有為買賣房屋離婚的人,填寫的離婚原因都是“感情不和”。只要證件齊全、協(xié)議無漏洞,任何人無權(quán)干涉他們的自由。
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很多人按照銀行和房管局工作人員的要求,到婚姻登記處來“改證”。
由于早些年的婚姻證件為手寫,有的出現(xiàn)音同字不同情況,或者出現(xiàn)筆誤,與戶口本的名字對不上。這些人被房管或銀行工作人員要求,可到婚姻登記處去修改證件信息并重新蓋章。而按照規(guī)定,國家證件一旦修改,就意味著失效,民政部門無權(quán)更改。登記員們只能一遍遍解釋。
在此情況下,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婚姻登記處的牌子被著急的人們給砸壞了。這是一家行風評議先進單位。如今,那面象征著文明服務(wù)的榮譽牌已經(jīng)不知去向。
一位工作人員說,此事反映出國人追逐利益有多么迫不及待,法律意識多么淡漠。關(guān)鍵時刻,紳士和淑女風度下的本性流露無遺。
在剛剛過去的離婚高峰期,很多年輕的女婚姻登記員都被人氣哭過。她們?yōu)榱藴p少去廁所的次數(shù),連水都不敢喝,有時中午顧不上吃飯,傍晚也無法正常下班,可還是應(yīng)付不了那些急切的離婚者。
天津還有市民去找民政部,要求民政部承認在結(jié)婚證上改名字是合法行為。
婚姻登記員們的另一個顧慮是,一些人要求修改證件,是不是鉆政策的空子。張嵐對記者說,目前“市場”上做假離婚證的印模,就算是業(yè)內(nèi)人士目測,也分辨不出真假。
張嵐本人在看房時,就曾遇見熱心的房屋中介,勸她為了突破限購政策,可以辦“假離婚”。這位婚姻登記工作者很好奇怎么辦,中介則神秘地說:“您把錢給我,我就能給您辦?!?/p>
天津一位房地產(chǎn)業(yè)內(nèi)人士說,前段時間,置業(yè)顧問之間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你又給弄離一個?!?/p>
“為了房子離婚,我會瞧不起自己的婚姻”
“離婚”,是31歲的王英最近聽到的高頻詞匯?!皣鍡l”頒布后,在天津醫(yī)科大學工作的王英著急買一套二手房。從她看房開始,直到簽訂合同之前,中介一直在勸她和丈夫離婚。她拒絕了。
王英買的是一套85萬元的二手房,使用公積金貸款。由于已有一套住房,二套房的首付是5成,42.5萬元,但她起初準備的首付款是30萬元,存在十幾萬元的資金缺口。當時,中介公司經(jīng)理對她和丈夫說,你們?nèi)マk個離婚證吧,離了婚就算買首套房,就不用跟別人借錢了,契稅能夠降低兩萬元左右。當時,天津市的“國五條”細則即將出臺,王英聽到為買賣房子而離婚的風聲,感覺“人心惶惶的”。
在銀行排隊取號時,王英的丈夫突然對她說,要不咱也辦個“假”離婚,就不用借錢欠人情了。
可王英最終還是選擇借錢湊齊首付,謝絕離婚。她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自己不是害怕離婚的風險,而是出于一種“精神潔癖”?!拔野鸦橐隹吹帽容^神圣一點?!?/p>
“我覺得婚姻雖然只是一張紙,但是,是一個承諾,不是金錢能夠兌換的”,她說,“離婚沒有真假之分,離就是離。為了這個理由而離婚,我覺得我會瞧不起自己的婚姻?!?/p>
在王英看來,不管房子對現(xiàn)實生活有多大價值,婚姻始終是個基礎(chǔ),應(yīng)該在此基礎(chǔ)之上考慮買房的事情。如果離婚了再復(fù)婚,她會覺得婚姻有瑕疵,而且這個瑕疵會一直存在。因此,她寧可不買房子,也不會離婚。
王英認為,為房子離婚的人,是在用有形的利益來衡量婚姻的無形價值。在她的婚姻觀里,婚姻的價值“別說是房子,什么物質(zhì)利益都不能交換”。
但另一方面,王英又同情這些離婚者。她說,這本身是被迫的、很可憐的群體,是“苦苦掙扎的蕓蕓眾生”?!叭绻泻芏噱X,誰會拿婚姻開玩笑?”
作為婚姻登記工作者,張嵐一方面認為,這波離婚潮折射出國民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國家的誠信體系迫切需要建立;另一方面,她也感慨,走到這一步的多數(shù)人是無助的。真正的有錢人,不必考慮首付和房貸的問題。
張嵐還向記者指出,國家不能只是要求國民提高素質(zhì),在制度設(shè)計上應(yīng)該更加科學,避免造成“次生災(zāi)害”。如今的社會管理“不再是各個部門單打獨斗”,國家政策的制定,“牽一發(fā)動全身”,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各個部門一定要聯(lián)合起來。
婚姻登記處正成為折射社會變化的一個窗口。這些年來,不僅是樓市政策,低保、戶籍、計劃生育等政策,都容易成為釀成婚姻悲喜劇的催化劑。天津30歲出頭的年輕人孫雅彬一言以蔽之:“政策的背后是中國的利益格局;離婚的背后是中國人的性格和信仰。”
在關(guān)注假離婚現(xiàn)象的謝百三教授身邊,就有人辦了“假離婚”。那是一對上海的公務(wù)員和教師夫婦,因為擔心房價要漲,孩子將來買不起房,他們不久前假離婚買了一套新房。這對夫婦對謝百三解釋,“躲稅,買新房,真沒辦法”。不過,他們的婚姻狀況,從孩子、同事到左鄰右舍,無人知曉。得知此事,這位經(jīng)濟學家“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