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他們如何向消費者攫取高額利潤?——揭秘大牌奶企操縱價格內幕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7日宣布,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產企業(yè)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這些大牌奶企是如何操縱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奶企“知法犯法”向消費者攫取高額利潤的“底氣”何在?透過天價罰單,今后如何高舉《反壟斷法》利器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新華社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操控價格手段多樣 經銷商降價便遭罰
說一套,做一套——合同中聲明建議零售價只具有參考意義,絕不會強制下游經營者執(zhí)行,但實際管理中對低于建議零售價銷售的經銷商給予警告、威脅終止合作、限制或停止供貨等一系列懲罰手段。
隨意扣減返利——凡經銷商不“完全遵照”公司價格政策,便拿不到銷售返利。
動輒停止供貨——“貴司二三段奶粉低價海報行為已擾亂我公司市場行為……”當發(fā)現(xiàn)經銷商擅自打折促銷時,一家涉案企業(yè)發(fā)出了停止供貨警告。
“除了上述操控價格手段,我們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涉案企業(yè)采用合同約定、直接罰款、變相罰款等其他手段控制下游經銷商漲價,這些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規(guī)定,也是導致目前大牌奶粉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眹野l(fā)展改革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說。
由于乳粉企業(yè)對下游經營者的嚴格控制,使得下游商場、超市、電商等經銷商無法通過價格競爭獲得利潤,很多經銷商也向涉案企業(yè)要求高利潤保障,致使銷售渠道費用高漲,也是推高奶粉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統(tǒng)計顯示,我國配方乳粉的渠道費用占比高達20%至40%,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4%至14%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