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微博組織小伙伴 福州街頭勸導闖紅燈者
志愿者們自制的宣傳單
林黎昕(左一)在福州五四路華林路口勸導過往行人和騎車人,不要闖紅燈
6日下午5點,如果您經(jīng)過五四路華林路口,就會看到一群穿著統(tǒng)一T恤的高中生。在他們背后,衣服上鮮紅的“Redlightvolunteer”說明了他們的身份:勸導行人不闖紅燈的志愿者。
發(fā)起這個志愿者活動的是兩名剛上高二的女生——林黎昕和陳子格。林黎昕在瑞士上學,暑假期間回國,陳子格是福州三中學生,她們給自己的活動起了個名字叫“紅燈紅”,目前,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已有50多人。
從有這個想法,到前天正式付諸實施,林黎昕和陳子格還有她們的小伙伴們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現(xiàn)場 高中生志愿者 攔下闖紅燈男子
昨天下午,是林黎昕和小伙伴們第二次在五四路華林路口做志愿者。
在現(xiàn)場,他們的“標志”很顯眼:統(tǒng)一的著裝,稍顯稚嫩的面孔,每人手里拿著一份“行人闖紅燈,危險!”的宣傳單。
林黎昕給這次志愿者活動起了個名字“紅燈紅”。至于名字的由來,她解釋說,小時候他們這群學生都會唱“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如今紅燈照舊亮,但行人卻肆無忌憚闖,“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讓紅燈真正紅起來?!?/p>
記者剛到現(xiàn)場時,一位騎著電動車的中年男子在紅燈倒數(shù)還有3秒時,騎車“沖關(guān)”,被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志愿者攔下。
“叔叔,給您看一下,謝謝?!蹦猩鷮⑹种械男麄鲉魏鸵环菡{(diào)查問卷遞過去。被攔下的男子有點不好意思,接過宣傳單,笑了笑:“剛剛我忘看紅燈了。”
十幾名高中生分工明確:有站在斑馬線前,勸導不要闖紅燈的;有拿著問卷,調(diào)查詢問的;還有專門給行人發(fā)宣傳單的,忙得不亦樂乎。
據(jù)記者觀察,伙伴們的努力明顯讓路口路況改善很多:記者在現(xiàn)場的30分鐘內(nèi),只有一輛電動車闖紅燈。
起因 國外有報道“中國式過馬路”
對于做“紅燈紅”活動的初衷,林黎昕說,早在自己在瑞士上學期間,就萌生了要做“紅燈紅”的想法。國外就讀期間,黎昕看到了外國不少報紙雜志,都報道了“中國式過馬路”現(xiàn)象。黎昕坦言,她之前從來沒想過闖紅燈在國內(nèi)如此普遍,還被冠上“中國”一詞,這讓她覺得自己可以趁暑假做點什么。
而真正讓她堅定“一定要做出來”,則是因為一張她存在手機里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媽媽載著小孩,騎著電動車在車流中橫穿馬路。林黎昕說,這張照片是她在五一廣場拍下的,當時觸動了自己。
后來黎昕發(fā)現(xiàn),行人闖紅燈的交通違法現(xiàn)象在福州幾乎隨處可見。
過程 從想法到實施他們花了一個月
志愿者們手中的調(diào)查問卷、宣傳單以及他們的志愿服裝全部由這群小伙伴自己包辦,連路口的兩把大型遮陽傘、兩條橫幅,也全是他們自己“拉”來的贊助。
“本想找一些老師幫忙,但我們還是希望自己做?!标愖痈裾f起自己參與的這項活動,充滿了自豪感。
吳晗路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來自福州三中,今年9月開學后,就升高二了。晗路和黎昕是初中同學,從志愿者活動開始策劃起,就參與其中?!拔覀兇蟛糠质钦J識的同學?!标下犯嬖V記者,除了口口相傳,他們通過微博和人人網(wǎng)招募志愿者。
7月初,他們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紅燈紅行動,開始在網(wǎng)上招募志愿小伙伴,一些從來沒交集的同學,通過微博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一些家長也表現(xiàn)得很積極,甚至退掉了給孩子報的補習班和出國游玩的機會,鼓勵孩子們參與到“紅燈紅”的行動中。
黎昕告訴記者,他們的志愿者隊伍有50多人,目前仍在繼續(xù)招募中。
□他山之石
瑞士和香港如何管理路口
昨天下午,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林黎昕的爸爸林先生也在現(xiàn)場,沒有參與,只是遠遠地看著孩子們忙活。林先生一家是福州本地人,目前已經(jīng)定居香港。
說起香港的交通狀況,林先生表示“很敬佩”:“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處罰很嚴格。”
林先生舉了個例子,如果行人闖了紅燈,警察會當場“揪”出來,先用執(zhí)法儀器刷行人的身份證。而這一刷,與行人的信用完全掛鉤:因闖紅燈,這名行人以后的貸款以及一些證件的申請會受到影響。最重要的是,在香港法治意識普遍,警方執(zhí)法不會搞“一陣風”,“這一來,行人的僥幸心理就少了,久而久之,良好的過馬路習慣就養(yǎng)成了?!?/p>
瑞士又是如何管理路口呢?黎昕告訴記者,初到瑞士時,路口交通信號燈的設(shè)置讓她感覺“很人性”。首先,瑞士的路口,一般都會有一個專門人工可調(diào)控的信號燈開關(guān),可根據(jù)車流狀況,隨時調(diào)控信號燈周期。
此外,斑馬線的設(shè)計也讓她感覺“很舒服”。在瑞士,斑馬線前,有明顯的又大又粗的箭頭指向,提醒行人走向,不能隨意在路口斜穿。
“在瑞士,小轎車也一般不會和行人搶道?!崩桕空f,瑞士人口少,馬路上的車也不像國內(nèi)這樣擁擠。瑞士伯爾尼的路口,只要有行人站在斑馬線前,行駛的車輛一般都會停下,示意行人先行通過。(記者 楊亞茹 林丹文)
實習編輯 黃金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