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重口老太和小伙乱,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慢慢走山城第三步道 慢慢看老重慶的風景

2014-12-25 10:59:42 來源:重慶晨報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官邸、教堂、老城門、老劇場……重慶第三步道全長3.9公里,串起十多個老重慶文化景點

慢慢走山城第三步道 慢慢看老重慶的風景

慢慢走山城第三步道 慢慢看老重慶的風景

重慶晨報記者 蔣艷 見習記者 雷鍵 實習生 王思洋攝影報道

重慶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渝中半島步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及示范段設計》中,為渝中半島規(guī)劃了“5橫12縱1環(huán)”山城步道。其中,已經全線貫通的首條山城步道,是規(guī)劃的第3縱步道示范段,最大亮點就是串起了散落在各處的歷史和文物建筑。12月21日,重慶市規(guī)劃局、重慶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的相關專家,與巴蜀中學2017級2班的同學們一起,到山城第三步道進行“步量山城”的活動,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重慶”。

巴蜀中學舊校門遺址

現(xiàn)在僅留四根殘柱

中山醫(yī)院旁邊的小巷,有一條木廊道,門楣上寫著“山城步道”。一長溜石梯坎下去,旁邊的四根柱子,就是巴蜀中學舊校門遺址。巴蜀中學舊校門建于1936年,巴蜀小學擴建為中學時期。在老校門遺址旁邊,石碑上刻著“公正誠樸”四個字,這就是當年的校訓,是指“公而忘私、正大光明、誠實不欺、樸實無華”。

抗建堂

見證中國話劇運動的繁榮

順著通遠門的城墻根往下,朝七星崗方向。這一條路,連接著山城第三步道的兩段,沿途的歷史建筑也不少,抗建堂就是其中之一。

1940年4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兼任中國電影制片廠所屬的中國萬歲劇團團長,決定新建一處話劇劇場?!翱菇ㄌ谩比謩t取自當時最流行的口號“抗戰(zhàn)必勝,建國必成”,話劇運動在重慶形成了空前的繁榮。

菩提金剛塔

現(xiàn)代樓宇間的藏式白塔

在抗建堂的背后,一座白塔在前方的樓宇和樹木中露出身影,菩提金剛塔,是用于超度,安寧,消災的金剛塔。金剛塔的修建是在西藏洛那活佛指導下進行的,所以有很濃郁的藏式白塔風格。

棫園

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遺址

在山城第三步道一個拐彎的地方,就是步道最后一處文化遺址,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遺址。上面寫著“棫園”兩個字,原為巴蜀中學的宿舍,后來租給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

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舊址

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過抗建堂,在中山醫(yī)院門診樓外,立著一塊黑色的牌子,上面寫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員會舊址”。1935年,自貢人李義銘兄弟集資在觀音巖的荒地上修建了私立義林醫(yī)院。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便將這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征為立法院、司法院等辦公之用。

打槍壩水塔

建于80多年前的水塔

建成于1932年的打槍壩水廠,是我市第一座大型自來水廠。打槍壩位于通遠門城墻最西面,地處重慶城最高處?,F(xiàn)在,打槍壩水廠只是渝中區(qū)自來水廠的一個車間,當年的沉淀池、原水管部分仍在使用,為解放碑、較場口、七星崗、兩路口等地16萬居民供水。

法國仁愛堂

百年教堂隱鬧市街巷

魚鰍石與山城巷之間,有一座西式建筑,就是“法國仁愛堂”。它是1902年法國人創(chuàng)建的“仁愛堂醫(yī)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醫(yī)院”,也就是重慶市第一中醫(yī)院的前身。在《失蹤的上清寺》里,曾經提到過法國仁愛堂。但因為隱匿一隅,很多人都未曾找到這里。

渝中半島第三步道線路>

始于珊瑚公園,經過南區(qū)路、枇杷山正街、觀音巖,最后到達大溪溝輕軌站,全長3.9公里。這里有厚廬、法國仁愛堂、打槍壩水塔、菩提金剛塔、通遠門、抗建堂、國民政府立法院和司法院舊址、抗戰(zhàn)文藝協(xié)會遺址、巴蜀學校老校門舊址等文化景點。

通遠門鼓樓巷

唯一仍在使用的老城門

從山城第三步道一路曲曲折折,從山城巷轉過領事巷,就到了通遠門鼓樓巷的歷史文化街區(qū)。重慶古城有“九開八閉”17座城門,歷經幾百年滄桑變遷,如今剩下無幾,通遠門是唯一仍在使用的城門。以前,進了通遠門就叫做“進城”了,城墻以外都是郊區(qū)。

厚廬

軍閥劉湘下屬官邸

枇杷山入口隱匿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之中,從渝中區(qū)法院旁的馬蹄街進入,就是一溜長長的梯道。在山城巷的拐角處,有一處建筑與眾不同。石頭門框上刻著“厚廬”兩個字,這里曾是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蘭文斌師長官邸。

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中心移至重慶,大批政府要員、軍閥、買辦、地主大肆來渝修建公館,這只是其中之一。這些官邸建筑風格上,很多模仿外國近現(xiàn)代住宅建成?!昂駨]”已是渝中區(qū)房管所房產,在對開的木門上,掛著“山城巷46號”的門牌號。

 
 
 

精彩熱圖

 
 

焦點圖片

重慶動物園白虎兄妹首次亮相

2014年10張暖心的新聞圖片

印尼火山口夜晚散發(fā)藍色光芒

圖片故事:重慶61歲老人的黑天鵝情緣

精彩熱圖

青島膠州灣部分海灘遭泄漏原油污染

國家地理讀者最佳攝影作品公布

深圳地鐵乘客闖入服務亭掄椅子砸票務員

鄭州義工組織冬至請700環(huán)衛(wèi)工人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