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而且,近年來酒業(yè)在公款消費帶動下出現了井噴式增長,“酒瘋”已經蔓延到各地,酒廠林立、酒價飆升、酒風盛行、酒氣彌漫,已是不爭的事實,帶來的不僅是市場的畸形,還有嚴重的糧食浪費。
2011年全國白酒產量就超過1000萬噸,已經把“十二五”末的規(guī)劃產量都突破了。如果按照行業(yè)普遍測算,制造這些酒至少需要耗費兩三千萬噸糧食,甚至超過全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作物進口總量。千萬噸糧在推杯換盞中被白白喝掉,浪費問題不容小覷。
非理性發(fā)展已經傷及國內酒業(yè)本身。在公款消費拉動下,近年來酒價暴漲,一些酒廠甚至達到90%以上的超高暴利,帶動全行業(yè)盲目擴張??ㄋ固鼐茦I(yè)總經理潘汝顯質疑,“全行業(yè)發(fā)‘酒瘋’,拼命造酒,這么多酒賣給誰?如果不及時降溫,本來一個不錯的內需行業(yè)很可能做垮?!?/span>
而且公款消費高檔酒類引起的負面效應非常明顯,不僅損害政府形象和干部風氣,也容易滋生腐敗。
長期關注“三公消費”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南平說,相比于公款出國、公車出行,大吃大喝尤其是喝高檔酒是社會更不能接受的?!罢l都知道喝酒誤事,醉醺醺的官場怎么建立政府公信力?群眾對于公款喝酒的怨氣很大?!?/span>
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酒廠專門提供給機關單位、大國企的所謂“專供酒”“特供酒”,而且價格奇高,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拉大了干部群眾的距離,放大了政府官員特權意識,人民群眾深惡痛絕。近期出臺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對此類“專供品”一律取消、禁止,公眾拍手稱快。
將“八項規(guī)定”落到實處,治理白酒亂象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國內酒業(yè)依靠“傍官”“倚權”制造出的虛假繁榮,在“三公禁令”下馬上“露怯”,更說明要加大力度治理公款喝酒問題,并且要用嚴格的制度約束這種“酒癮”反彈。(新華網上海4月18日電記者陸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