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10點,北京西站。隨著一聲汽笛鳴響,G79次列車駛出站臺。列車將途經石家莊、鄭州東、武漢、長沙南等車站,于7小時59分后抵達終點站廣州南站。
1月26日,D30次動車也開始了從哈爾濱到北京大約8個小時的旅程。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分別乘坐G79次京廣列車、D30次京哈動車,全程體驗采訪,感受高鐵和動車上不同人群的冷暖與期盼。
“不光省時間,主要是方便”
采訪對象:武漢某公司銷售人員劉國慶
1月23日從武漢到北京,25日從北京回武漢。頻繁出差對從事銷售職業(yè)多年的劉國慶而言是“家常便飯”。
當記者問他這些年乘火車的感受時,老劉打開了“話匣子”。
“最早時是坐綠皮車。1988年,我剛參加工作。單位在湖北武漢,家在河南駐馬店,這兩個地方就得走6個半小時?,F(xiàn)在坐高鐵,北京到武漢才4個多小時。”劉國慶說,“更可怕的還不是時間長,而是沒有座。那個時候出差坐火車,每次都要提前準備好報紙。為啥?就是用來鋪著好有個地方躺著啊。躺車座底下那都不算什么,我最厲害的一回還躺行李架上呢?!?/p>
“行李架?”記者不禁抬頭看了眼列車行李架。劉國慶笑了,“那時火車的行李架可不跟現(xiàn)在的一樣,是一根根鋼管排著的,能擔動人?!?/p>
“第一次坐空調車也很有趣,感覺既舒服又新鮮。”老劉接著說,“具體哪年記不清了,好像是從宜昌到襄樊,那之前我也沒見過空調車。上車前就看見車廂頂部并排著幾個‘大箱子’,后來才知道那是外置的空調機。”
劉國慶告訴記者,他還坐過鄭州鐵路局的“中原之星”,“鄭州到武漢只有4小時,不僅速度快了,列車員服務也好多了,當時特愛坐那趟車?!?/p>
2009年,武廣高鐵開通。從那以后,武漢出差到廣州,劉國慶基本都坐高鐵?!皶r間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因為方便。廣州南火車站出來就是地鐵,不用擔心堵車。”
“希望退休金,能再多漲點”
采訪對象:北京退休職工王治國夫婦
“終于也有記者問我了?!碑?shù)弥浾呱矸輹r,70歲的賈阿姨有些興奮。
老兩口都是上世紀60年代初大學畢業(yè),先是到部隊農場鍛煉,后來支援“三線”建設,1992年輾轉回到北京?!艾F(xiàn)在退休了,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看病有醫(yī)保,門診超過1300元的部分能報銷90%?!蓖踔螄f,“兩個兒子也都已成家,我們先到廣州待3天,然后飛三亞,春節(jié)前回北京。”
“是去度假啊,咋不直接北京飛三亞呢?”記者問?!斑@不是要感受一下高鐵嗎。速度真快啊,跟我們年輕時坐的火車,根本不能相提并論?!辟Z阿姨說,“我常跟老伴說,孫女也快上小學了,我們現(xiàn)在也沒啥任務了,有時間就找機會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到我們這歲數(shù),健康、開心最重要?!?/p>
“希望退休金能再多漲點,哈哈?!辟Z阿姨笑答:“其實國家挺關心我們的,已經連續(xù)幾年給企業(yè)職工漲退休金了。不過有一點我不太理解,企業(yè)退休職工的工齡每年是3.5元,機關事業(yè)單位職工的是4元。這錢相差雖是不多,但同樣都是為國家做了貢獻,這標準也該一樣才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