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13日評論版文章:今年的植樹節(jié)是本周五,從沒有一年植樹節(jié)受到過如此重視,因為一方面我們背負著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另一方面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減排任務(wù)。
盡管十一五計劃中的二氧化硫減排量提前一年實現(xiàn),同時化學需氧量將在今年實現(xiàn)。但其他的化學污染諸如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卻沒有減少的跡象。
中國承諾將每單位GDP的碳排放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同時到2020年,將清潔能源使用量增加到15%。中國計劃未來10年森林覆蓋面積再增加4000萬公頃。
作為一個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意味著減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減排工作對中國來說,實在不易。除了通過使用清潔能源外,中國計劃通過大面積的植樹造林來減少溫室氣體。
對于植樹造林的重視以及各條戰(zhàn)線上人們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50年代的8.6%增加到現(xiàn)在的18%。
目前全國森林面積為1.75公頃,其中6200萬公頃都是通過退耕還林、還地后再造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在過去27年中所植樹木已經(jīng)吸收了大約51億噸二氧化碳,很好的證明了植樹造林對減少溫室氣體的作用。政府承諾在未來10年,每年開辟400萬公頃土地用于植樹,這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作。但是我們應(yīng)該知道,更多的樹木意味著更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國日報記者 朱淵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