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中國國家羽毛球隊以3個2:0橫掃丹麥隊,第八次捧起蘇迪曼杯。在中國人沉浸在歡慶之夜的同時,世界羽毛球運動卻在漫漫長夜中躊躇前行。
再次實現(xiàn)蘇迪曼杯四連冠,這當然不是中國隊的錯。競技體育,當然要追逐勝利。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隊“東方不敗”神話的延續(xù),折射出羽毛球運動在全球范圍內的止步不前,加劇了亞洲對羽毛球項目的壟斷和歐洲人對這項運動的“絕望”,也為羽毛球在奧運會上的命運增加了懸念。
羽毛球在中國是絕對的熱門項目。群眾基礎好,大賽金牌多。但在世界范圍內,羽毛球卻是一個“問題”。多年來,亞洲隊伍壟斷著這個項目,12屆蘇迪曼杯,歐洲隊伍從未染指冠軍。北京奧運會上,歐洲隊伍也與獎牌無緣。
從本屆蘇迪曼杯來看,亞歐之間的差距還在拉大。表現(xiàn)在參賽隊伍持續(xù)減少,英格蘭、丹麥、瑞典等傳統(tǒng)歐洲強隊實力繼續(xù)下滑。八強中,丹麥隊作為歐洲“獨苗”,與中國隊的對決給人以卵擊石的感覺。
假如羽毛球只滿足于成為一個亞洲運動也就罷了,問題在于世界羽聯(lián)立志要把羽毛球打造為世界運動,因為只有這樣羽毛球才可能留在奧運會上,接受全世界目光的關注。從這個角度看,羽毛球面臨著深重的危機。
對于這種局面,世界羽聯(lián)當然要負主要責任。作為在全世界推廣羽毛球運動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世界羽聯(lián)多年來在組織體系構建、內部團結程度、推廣羽毛球運動等方面都乏善可陳,羽聯(lián)缺乏權威、領導人內訌、工作不專業(yè)等問題都阻礙了羽毛球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一個明顯的例子,世界羽聯(lián)要求女運動員須穿裙子參賽的規(guī)定一出臺便遭到多數(shù)隊伍的質疑,目前這項規(guī)定一再推遲。這種情況對于一個成熟的國際組織來說相當罕見,至少表明世界羽聯(lián)在協(xié)會成員中的權威性不足,決策過程也缺乏科學性。
一項運動能否風靡世界,更多的參與者和更多的觀眾是基礎。目前,要想提升羽毛球運動在全球范圍的吸引力,必須為更多人群參與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人了解和體驗這項運動的魅力,同時,要通過職業(yè)化模式來提升運動員的收入水平、電視轉播的范圍和贊助商的參與。這個過程中,還要面臨與其他項目的激烈競爭。
羽毛球運動在中國的成功,說明這是個好項目。但要成為世界性運動,前提是必須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來源:新華網(wǎng)(記者 趙仁偉 姬燁)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