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新德里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fā)表演講。 新華社記者劉衛(wèi)兵攝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月16日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fā)表題為《共鑄東方文明新輝煌》的重要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共鑄東方文明新輝煌
——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
(2010年12月16日,新德里)
尊敬的克里希納外長,
女士們,先生們:
感謝世界事務委員會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使我有機會同大家見面。今天在座的有印度社會各界的精英,還有億萬印度民眾在收看電視直播。此時此刻,在中國也有數億觀眾在收看。站在這個講臺上,我深感榮幸和責任重大。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人民,向勤勞、智慧、偉大的印度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東方的兩大文明古國,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鄰邦,兩國人口的總和超過25億。當我們兩大民族進行心與心交流的時刻,我相信,全世界也會關注和傾聽。我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
2005年,我曾訪問貴國,當時印度的快速發(fā)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年來,印度經濟增長勢頭強勁,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在應對這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出眾。印度的崛起,牢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在這里,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祝賀!
《奧義書》中說:“真理至高無上,是認識的共同基礎。”我同辛格總理是老朋友,已經見面深談了10多次,建立了真摯的友誼。我們都認為,獨立、自主、自強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開放兼容,國家才能富強。世界有足夠的空間供中印共同發(fā)展,也有足夠的領域供中印開展合作。這些重要的共識,深深植根于中印古老的文化傳統和悠久的交往歷史,也是同我們對世界大勢的正確把握和對國家利益的深刻認識分不開的。
數千年來,眾多紐帶把中印緊密聯系在一起。著名的絲綢之路留下無數動人的故事,印度佛教豐富了中國文化,中華傳統文化也在印度留下了痕跡,印度詩圣泰戈爾同中國許多著名學者結下深厚友情,中國梵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傾畢生精力研究傳承印度古文化。中印兩國交往歷史之久遠、影響之深刻,在世界文明史上實屬罕見。
在反抗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正義事業(yè)中,中印兩國人民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印度社會各界對中國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援助載入了史冊,柯棣華大夫的英雄事跡將永遠為我們所銘記。印度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曾積極呼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印共同在著名的萬隆會議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維護亞非國家的獨立和團結、促進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印作為兩個相鄰的大國,歷史、文化背景和社會制度不同,相互之間出現一些矛盾和分歧在所難免。中印關系也曾出現過大的波折,但這只是2000年兩國友好交往長卷中的短暫一頁。我們能夠從各自豐厚的文化積淀中汲取智慧和勇氣,正視歷史,面向未來,攜手前行。任何力量都不可能動搖我們發(fā)展睦鄰友好關系的堅定信念。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印兩國都步入發(fā)展的快車道,雙邊關系取得長足進展,兩國建立起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確定了“十項戰(zhàn)略”。雙邊貿易額在10年內增長了近20倍,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印度是中國在南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交流更加密切,共同舉辦了一系列大型活動,雙方相互了解、學習借鑒的愿望更加熱切。中印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zhàn)、推動國際金融經濟體系改革、促進區(qū)域合作等方面協調配合,在“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機制下加強合作,有效地維護了共同利益,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飲水當思源。當前,中印睦鄰友好關系的良好局面來之不易。我們永遠銘記中印兩國老一輩政治家為此傾注的心血。在此,我要向長期致力于中印友好合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女士們,先生們: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大發(fā)展、大調整、大變革,和平、發(fā)展、合作仍然是時代的主題。發(fā)展中國家整體實力正在快速上升,世界多極化深入發(fā)展,但世界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寧、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這給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廣大發(fā)展中國家?guī)碇卮髾C遇,也使我們面臨新的嚴峻挑戰(zhàn)。中國和印度都正處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應當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擴大和深化利益匯合點,積極推進戰(zhàn)略合作和務實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共同應對挑戰(zhàn),共享發(fā)展成果,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我相信,中印兩國有責任、也有能力擔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加快經濟發(fā)展,改善民生,是兩國人民最迫切的愿望。雖然中印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面臨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巨大壓力,實現現代化任重而道遠。相似的遭遇、相近的國情、共同的挑戰(zhàn),使我們加深了彼此理解,也注定我們必須相互支持。
——中印都在民族振興道路上進行卓有成效的艱苦探索,在經濟、科技、社會等領域形成了各自特色和優(yōu)勢。兩國密切的人文聯系、毗鄰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市場潛力,為我們加強交流互鑒、擴大互利合作提供了諸多有利條件。歷史上我們兩個偉大的文明曾經并肩發(fā)展,未來也完全可以實現共同進步和繁榮。
——中印在重大國際事務中擁有廣泛的共識和共同利益。兩國都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主張世界多極化和文明多樣性,是許多重要國際和地區(qū)機構、機制中有影響力的成員,完全可以通過密切協調,更好地維護和發(fā)展共同利益。
——中印關系超越了雙邊范疇,日益具有全球和戰(zhàn)略意義。中印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二,讓兩國人民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yè),也是中印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中印共同發(fā)展,將有力地促進亞洲的振興。中印加強協作,將極大地增強發(fā)展中國家的力量和信心,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兩國關系站在了新的起點上。這次我對貴國的訪問是成功的。我同辛格總理進行了坦誠深入的會談,就進一步深化中印戰(zhàn)略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務之急是,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雙方決定建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定期互訪機制,為兩國關系發(fā)展提供更有力的政治指導。中方愿與印方加強在政黨、軍事等領域的交流和各級別磋商,增進政治互信與戰(zhàn)略互信。中國始終以積極眼光看待印度的發(fā)展強大,把印度視為重要伙伴和朋友,中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較長的時間。只有真誠互信,鍥而不舍,才能最終找出公平、合理、為雙方所接受的方案。近年來,雙方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制定了政治指導原則,進行了良好的對話與溝通,表示了共同解決邊界問題的真誠意愿。面對困難,最重要的是沿著正確的軌道繼續(xù)前進,逐步縮小分歧,積累共識,增強信心。加強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保持邊境地區(qū)的和平與安寧。
我們要共同努力,實現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訪問期間,兩國工商界簽署了40多項經貿合作協議,總金額超過160億美元。此前,中國上海電氣集團等三家公司與印度企業(yè)簽署了59臺火力發(fā)電機組合同,金額高達83億美元。這些火力發(fā)電機組,是高效清潔能源裝備。這次中方落實了40多億美元的買方信貸,以支持該項目的實施。印度的一批著名企業(yè),也從這次中國采購團中拿到了大量的訂單。由此可見,兩國經貿合作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中方理解印方對雙邊貿易不平衡的關切,愿意為印方信息技術產品、藥品和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便利。同時,我們雙方應當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共同為啟動區(qū)域貿易安排談判創(chuàng)造條件。
跨境河流是養(yǎng)育沿岸人民的生命之源。保護好、利用好、管理好跨境河流,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長期以來,為幫助下游地區(qū)防災減災,中方技術人員在上游地區(qū)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克服巨大困難,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向印方提供汛期水文資料,處理緊急事件。中方重視印方在跨境河流問題上的關切,愿意進一步完善雙方聯合工作機制,凡是中方能做的,我們都會去做,而且會做得更好。我請印度朋友們放心:中國在上游的任何開發(fā)利用,都會經過科學規(guī)劃和論證,兼顧上下游的利益。
我和辛格總理宣布明年為“中印交流年”。雙方要以此為契機,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我們要重點做好明年兩國500名青年互訪活動;認真落實在文化、教育等領域達成的協議,中方捐資100萬美元支持那爛陀大學重建;鼓勵兩國地方政府加強交往,發(fā)揮民間友好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兩國新聞媒體加強交流,努力增進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
中印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上存在共同利益和共識,都主張優(yōu)先增加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兩國加強在安理會改革中的合作,有利于維護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有利于國際關系民主化。中方理解并支持印度在聯合國包括安理會中發(fā)揮更大作用的愿望。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正在快速發(fā)展的大國,印度在國際事務中應該也能夠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兩國還要加強在其他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的協調配合,共同推動亞洲區(qū)域、次區(qū)域合作進程,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早晨,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圣雄甘地的陵墓獻上花圈。我繞陵墓一周,將花瓣撒在每一個地方,仿佛看到了圣雄不屈的身軀和清澈的眼神。為了和平與正義,這位老者不知疲倦,邁著堅毅的步伐,從一個村莊走向另一個村莊。他勇往直前,任何力量、任何人也不能使他停頓下來。這位領導了印度獨立運動的著名領袖,生前對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yè)給予了寶貴支持。這位心潔如鏡、充滿仁愛之心的老人,一直活在我心中!
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曾經交相輝映,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我堅信,在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今天,中印兩個飽經磨難、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一定能夠煥發(fā)勃勃生機,肩負起歷史的重托,攜手鑄就東方文明新的輝煌!
謝謝。
(來源:新華網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