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站環(huán)球在線消息:2007年12月30日,當福田康夫在中國之行的最后一站——山東孔子故里曲阜,揮毫寫下“溫故創(chuàng)新”時,其“訪華之旅”的又一點睛之筆出現(xiàn)了。很少有人知道,福田能來曲阜,是其母校——早稻田大學前校長西原春夫推動的結果。
西原在早稻田大學當過8年校長,被福田尊為“前輩”。
“去孔廟看看吧”
“福田首相首次訪華就選定去曲阜參觀孔廟,是因為有人特別向他提出了這一建議?!币晃徊辉竿嘎缎彰娜毡抉v華外交官向記者透露,“聽到這個建議后,福田首相當即就同意了??鬃釉谌毡痉浅J軞g迎,日中兩國在文化來源上有共同性。福田首相這次參觀孔廟,不僅有促進雙方文化交流的含意,同時也是要確認這種共同性?!?/p>
向福田提出這一建議的,正是西原春夫。西原對儒學有很深的研究。在他眼里,孔子的儒學思想對日本的影響非同尋常:“在4世紀末至5世紀初時,儒教就已傳入日本。作為對以祖先崇拜為基礎的神道倫理思想的補充,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準則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p>
有知情者透露,當福田就訪華問題向西原“討教”時,西原基于對孔子的特殊崇拜,脫口說道:“去孔廟看看吧!”
“中國學派大本營”
“他穿著藍黑色西裝,身材矮小,戴著金邊眼鏡,兩手習慣性地在胸前交叉,在人群中并不醒目。他的嘴唇很薄,即使沒有笑,看上去也像是在笑……”這是西原給一位中國大學生留下的印象。
西原1928年生于東京都的武藏野市,是日本刑法界的權威。1962年,他從早稻田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只用了5年時間即成為該校教授。1982年,54歲的西原升任校長,直至1990年。
“早稻田大學的師生如同一匹狼,總是獨來獨往。在日本這樣一個集團主義的社會中,這很有個性,也很酷。當日本社會一窩蜂地研究西方、學習西方時,早稻田大學卻在專注于中國問題研究,很早就和中國展開了文化交流……在早稻田大學的校園里,最常聽到的外語就是中文!”每次談及“早稻田大學的中國情結”,西原都有很多感慨。
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有“中國學派大本營”之稱,學者們對中國的研究可謂“細致入微”。西原曾舉例說,近年來,由早稻田大學牽頭,200多名日本學者分政治、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和外交等8個領域,對中國展開了集體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價值的基礎研究成果?!坝嘘P中國的研究和評價,對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p>
二戰(zhàn)以后,早稻田大學先后培養(yǎng)出了6位日本首相——石橋湛山、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以及福田康夫。西原說:“有意思的是,除森喜朗外,其他5位首相與中國的關系都非常密切。這不是偶然的,而是與早稻田大學的‘中國元素’有直接關系?!?/p>
“早稻田大學這些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成了日本‘知華派’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原承認這一現(xiàn)實,但同時也提醒外界,“‘知華派’并不等于‘親華派’,他們只是對中國的國情比較了解,并不等于對中國有特殊的感情。個別人反倒因為了解中國,成了強硬的‘反華派’!”
給小泉的一封密信
作為早稻田大學這個“中國學派大本營”的領軍人物,西原與中國的交往由來已久。
西原曾回憶說:“我清楚地記得,1982年1月,北京大學通過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與早稻田大學聯(lián)系,希望與我們建立校際交流關系。當時,我擔任分管教務的理事。由于當時中國剛實行改革開放不久,有關中國的信息還不多,我便與中國問題專家安藤彥太郎、岸陽子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這年6月,早稻田大學代表團訪問北大,我在雙方校際交流協(xié)定上簽了字。那是我第一次訪問中國?!边@次中國之行,讓西原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那以后,我每年都去中國,有的年份竟去四五次?!?/p>
西原透露說,2001年,小泉競選首相時,聲稱要參拜靖國神社。這引起了中韓兩國的強烈反對。他當即給小泉寫了一封密信——“您作為日本人在21世紀選出來的第一位首相,不應該走19世紀的舊路?!币驗槲髟J為,“靖國神社及其供奉的為日本侵略戰(zhàn)爭而死的軍人,正好就是19世紀帝國主義精神淋漓盡致的反映。到了21世紀,這種19世紀的國家觀應該一去不復返?!?/p>
然而,小泉沒有理會西原的建議。倒是福田對這封信做出了積極回應——在給小泉送信的同時,西原將復印件交給了時任官房長官的福田康夫。福田收到信后不久,就邀請西原加入自己的私人咨詢機構——“關于追悼與和平祈念紀念碑等設施的懇談會”。
不久前,有媒體問西原:“福田首相會否參拜靖國神社?”他很肯定地答道:“他(福田)肯定不會那么做!”西原之所以能如此肯定,在于他對福田的影響與了解。
早在2006年8月,身為日本“亞洲和平貢獻中心”理事長的西原,就曾提出——“眼下中國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日本應以什么樣的思想、哲學與中國相呼應呢?我們‘亞洲和平貢獻中心’已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以‘亞洲和為貴’的精神,在日本確立和實施和平國家的理念?!彼苍f,“日中兩國不應爭經(jīng)濟上的一日之長短,而應超越以往的合作框架……”
西原的這些觀點,在福田不久前在北大的演講中留下了明顯的印跡。福田當時站在講臺上說:“日中關系除了和平友好之外,別無其他選擇!”
背景資料
早稻田大學培養(yǎng)的對華友好首相
1956年12月當選日本首相的石橋湛山,不怕黨內孤立,不顧右翼勢力的攻擊、咒罵,抱病訪華,與周恩來總理發(fā)表會談公報,表示日中兩國人民應該攜起手來,為遠東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竹下登擔任日本首相時,促進了對華日元貸款的順利實施。1989年之后,日本率先解除了對華經(jīng)濟制裁,竹下登在幕后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
1989年8月9日,海部俊樹當選日本首相后,解凍已被凍結的日本對華援助,并成為1989年之后第一個來華訪問的西方國家首腦。
“小淵基金”是已故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訪華時,提議設立的民間造林綠化基金,由日本民間機構出資100億日元,專門用于幫助中國開展綠化造林、環(huán)境教育等活動。(來源:《環(huán)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