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烏克蘭總統(tǒng)選舉第二輪投票2月7日晚結束。據(jù)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的初步統(tǒng)計,亞努科維奇和季莫申科的支持率是51.36%對44.16%。素有“美女總理”之稱的季莫申科已落后近7個百分點,如無意外事件發(fā)生,季莫申科終于要敗北了。但她并不認輸,聲稱亞努科維奇有“舞弊”嫌疑;她將再次發(fā)動“橙色革命”,而且要比2004年“更為激烈”。美國一些媒體評論說,這個“美女”(一語雙關)膽子大,不爭氣;虛張聲勢,底氣不足。烏克蘭媒體則認為,這是她行將敗落的“最后表演”;擔心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2004年, 現(xiàn)任總統(tǒng)尤先科和現(xiàn)任總理季莫申科打著“橙色革命”的旗號,乘著美國在俄羅斯周邊策劃“顏色革命”的“西風”,大搞街頭示威游行和抗議,迫使已宣布當選的亞努科維奇未能走馬上任。此后,他兩人一個當了總統(tǒng),另一個當了總理,基本上都奉行親美反俄路線。當時,美國也大喜過望,以為它一手培植的“玫瑰”就要在烏克蘭綻放了。
現(xiàn)在,5年多過去了,“西風”吹不活烏克蘭的“玫瑰”。 所謂“橙色革命”也隨風而去了。
5年多來,外交上,烏克蘭政治舞臺的背后始終晃動著美俄博弈的影子。烏克蘭同俄羅斯的關系搞得很僵,而美國又“遠水不救近火”,口惠而實不至。烏克蘭“橙色革命”領導人迫切要求加入北約的吶喊,只得到美國隔洋的微弱回音,實際上遙遙無期。
內(nèi)政方面,更是搞得一團糟,經(jīng)濟情況和人民生活每況愈下。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爭權奪利,勾心斗角。前者一意孤行,后者出爾反爾,讓民眾看不到所謂“橙色革命”能培育出什么“白色玫瑰”的前景。因此,大選第一輪投票尤先科就被淘汰出局,季莫申科現(xiàn)在也很可能敗落,并不出人意外。
尤先科目前似乎已不在話下。但季莫申科“芳齡”尚屬60后一代,活動能量很大,同美國的關系至深。當年美國國務卿賴斯曾專門邀請季莫申科訪問美國,稱贊她從早期的反對派生涯開始就與美國合作了,是烏克蘭“橙色革命”真正的推動者。美國媒體當時也曾評論說,“美國看準了季莫申科,認為她是個說到做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此言不謬。
曾記否,2007年,美俄唇槍舌戰(zhàn)。美國副總統(tǒng)切尼攻擊俄羅斯“民主大倒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反唇相譏,說“民主又不是一袋土豆”。季莫申科迅即“參戰(zhàn)”,在美國《外交季刊》雜志發(fā)表文章,呼吁遏制俄羅斯。她堅稱,西方國家不能指望俄羅斯改變其“帝國本質(zhì)”,應該在車臣、能源、伊朗等問題上協(xié)調(diào)立場,共同對付俄羅斯。當時俄羅斯和不少國際媒體斥責她發(fā)表“反俄宣言”,企圖重回冷戰(zhàn)。近年來,她為了競選總統(tǒng),同俄羅斯關系有所緩解。但她關鍵時刻的表演,美國不會忘記,俄羅斯更不會忘記,烏克蘭民眾也難以忘記。至于她能否發(fā)動第二次更激烈的“橙色革命”,“美女總理”是否能再“美”起來,這既需要看烏克蘭民眾的智慧,也還要看美俄的博弈和策略。
但烏克蘭民眾要穩(wěn)定,不要內(nèi)亂;要獨立自主,不要依附于人;要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民生,不要貪污腐化,顯然是大勢所趨。這次烏克蘭大選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趨勢。亞努科維奇歷史上同俄羅斯關系比較好,不贊成參加北約;主張穩(wěn)定和改革,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宣稱將改變“橙色革命”政府錯誤的內(nèi)外政策,奉行“平衡”或“全方位”外交。烏克蘭人民很可能要讓他試一試。
(王嵎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zhàn)略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編輯:陳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