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街同麥迪遜大道的交叉路口,有一家摩根大通銀行的分行。早晨路過時,比爾意外地發(fā)現(xiàn)巍峨的大理石門前站了長長的隊,少說也有四、五十人。這種現(xiàn)象近年來在紐約還不多見。
比爾正詫異間,鐵門里走出了一對舉步維艱的老年夫婦。他們手挽著手,正在議論什么。出于好奇,比爾便趨前問好,想知道這長隊的來歷。那位頭發(fā)斑白,滿臉皺紋,穿了一件格子呢上衣的老先生看了看這個陌生人,站住了,問道:
“我能為你做什么?”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在銀行前排起了隊。你能告訴我嗎?”
“都是急于把美元兌換成其它外國貨幣的吧!”
“美元一直堅挺,發(fā)生了什么事?” 比爾有意表示不解。
“我也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怪事。反正,昨天3.2個美元兌換一個中國的人民幣,今天就是2.5:1。誰知明天匯價是不是還要下滑?!?span lang="EN-US">
“你們兩位為什么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而不是歐元或日元?”
“如果經(jīng)濟形勢好轉(zhuǎn),我們明年要去中國旅行”,夫人插了咀,“這是我們多年來的愿望,希望在上帝召喚我們?nèi)ヌ靽?,能看一看這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國家?!?span lang="EN-US">
“啊,是這樣。那很好。你們覺得奇跡在哪里?”比爾問。
老先生答:“我年輕時去過中國。那時的中國貧窮、落后。說起來還真不好意思,因為生怕染病,我們甚至從美國帶了礦泉水和餅干。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中國就變得同美國一樣富裕。這難道不是奇跡嗎?”
“中國的人均收入現(xiàn)在還只是美國人的1/4,”比爾提醒說。
“不錯,但我也知道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因此,從總量上講,中國的經(jīng)濟規(guī)模現(xiàn)在就同美國平起平坐了。這個簡單的算術(shù),連小學生也會,”一邊說著,一邊老人爽朗地笑了起來。
“我們兩人拿著越來越少的退休金。如果不趕快把手里有限的美元積蓄換成中國貨幣,我們就去不成了,”夫人解釋說。
比爾祝福這兩位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健康、幸福,旅途愉快,然后快步走進了銀行的營業(yè)廳。廳里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只是兌換外幣的窗口僅有一個,長龍一直排出門外。“每人每次只限兌換一千美元”的布告尤使大廳平添了緊張和不安的氣氛。一名瘦個的警員雙手叉腰,站在柜臺前注視著神情呆滯的列隊者們。
比爾以記者的身份,用同樣的問題——為什么將美元換成外幣?——問了幾名兌幣者。他們給比爾不同的回答,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美元不斷貶值,將它們兌成了可靠的外幣是保存幣值的最簡單的辦法。比爾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外國人對美元失去信心還情有可原,美國人自己也拋棄美元,似不合情理。究竟這種不正常狀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誰造成的?
帶著以上的問題,第二天下午比爾走訪了奧·羅奇教授。教授是《未來學會》的理事,就教于紐約的圣約翰大學。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不保守。是沃爾克主席介紹他與比爾認識的。
比爾在派克大街的一座雅靜的小咖啡館會見了這個教授。進門時,身材修長的教授手里拿著一條文明棍,頭上戴著一頂禮帽,鼻子下留著一撮灰色的胡子,儼然是名學者的風度。坐下后,教授要了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稱這是他的喜愛,他們就開談了。
比爾的新朋友談笑風生。先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服裝店老板給同行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問他近來生意怎樣?朋友回答說:好極了,即使經(jīng)濟衰退,銷售也提高了40%。又說,他的兒子是一名律師,剛打贏了一場官司,收費一百萬美元。另一個兒子是外科醫(yī)生,已被提名為諾貝爾醫(yī)學獎的獲獎人....。老板打斷了他,說道:‘過一會兒我再回你電話,對不起,我不知道剛才你旁邊還有別人!’”
聽罷,比爾哈哈大笑,回應說:“吹牛也要看時候,衰退時期還要說大話,實在不高明,難怪老板不耐煩了?!?span productid="羅奇" st="on">羅奇教授說,他讀過比爾向《未來學會》寫的幾份報告,覺得挺有意思。稱贊比爾對時事的發(fā)展跟的較緊。比爾表示感謝,接著便言歸正傳,問他對美元大幅度貶值的看法。
“這早已是預料中的事情,”教授說,“上個世紀的后半期,美元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國際結(jié)算單位。本世紀初,美國政府就逐漸放棄‘強勢美元’地位。在10年世界經(jīng)濟繁榮中,美元還能勉強保持影響。去年以來,世界經(jīng)濟又開始不景氣,美元的弱勢地位就更暴露無遺了?!?span lang="EN-US">
“那么,強勢美元變成弱勢美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比爾好像是一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
“說起來也很簡單。美國政府外貿(mào)赤字每年達上萬億美元,而國內(nèi)要求減稅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每年美國須向國外舉債數(shù)千億美元,以彌補開支,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坐吃山空,美國貨幣當然就不吃香了?!?span lang="EN-US">
“美國向國外借貸的主要方式是發(fā)行長期美元債券,是嗎?”比爾問。
“對,大約50%的美國國庫券掌握在外國中央銀行和海外投資者手里。中、日、德、英和石油輸出國是最大的持有者?!?span lang="EN-US">
“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這些債權(quán)人就可能大量拋售美國證券,” 比爾想證實一下他的想法。
“沒錯,如果他們擔心美元可能進一步貶值,就必然把手里的美元證券賣出,造成美元進一步貶值。就像股票市場一樣,證券市場的信心崩潰是最具災難性的?!?span lang="EN-US">
“美國政府難道不站出來保護美元?”
“正好相反。美元貶值一半就等于美元外債縮水50%。美國就不用原來那么多的物資和服務去償還了。再者,美元貶值后,美國產(chǎn)品用外幣來買就便宜多了,有利于激勵出口,減少外貿(mào)赤字。這些都是美國政府夢寐以求的?!?span lang="EN-US">
“這種利己的行為到頭來也必然給美國帶來損失,”比爾表示擔心。
“當然啦。世界上哪里有單方面吃虧的買賣?!美元貶值必然使美元地位一落千丈,美國的形象慘遭損失,霸主地位動搖。外國人還很可能就此停止借錢給美國,大量資金也會撤走,從而加深美國的經(jīng)濟危機。就我看來,當前的美國衰退不僅是一場生產(chǎn)危機,更像是一場股市和證券的危機,也就是金融危機!”
“教授,你不認為有辦法制止或推遲這場危機的到來嗎?”
“天曉得!雪球已滾動起來,必然越滾越大。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滾速度就更快。不到谷底看來它是不會停步的!”
教授的悲觀論調(diào),使比爾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