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灶神星(資料圖片)
據(jù)美國《大眾科學》7月17日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jīng)歷史上首次進入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目前已被灶神星捕獲進入其軌道。
借助離子推進器,“黎明”號探測器在太陽系中已經(jīng)飛行了4年。NASA科學家表示,它將圍繞灶神星運行1年,對這塊巨大的太空巖石進行拍攝研究。
太陽系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其中存在大量種類各異的小行星。灶神星是與地球類似的巖狀天體,也有地核、地殼和地幔,是小行星帶中僅次于谷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
“黎明”號會對灶神星的幾個核心特點進行研究,科學家希望借此能對這顆小行星的形成進行解釋。它將會仔細檢查灶神星南極的一個巨大環(huán)形山,以此繪制出灶神星的地形、重力場和內(nèi)部構造。經(jīng)過1年的觀察后,“黎明”號會再次啟動離子加速器,在2015年到達谷神星。
跟灶神星屬于巖質(zhì)天體不同,谷神星是富含水和有機分子的冰狀天體。NASA的科學家們希望“黎明”號在對這兩顆小行星進行探索后,能幫助他們解釋為何如此不同的小行星都存在于小行星帶中。(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信蓮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