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中國政府赴利比亞工作組圓滿結(jié)束協(xié)助撤離在利比亞中國公民任務(wù),乘坐包機抵達(dá)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自2月23日我國第一時間緊急部署撤離行動以來,我國自始至終通過海路、陸路、空中展開立體大撤離行動。截至北京時間3月2日23時10分,我國迄今掌握并有回國意愿的在利比亞中國公民已經(jīng)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
本次行動被外媒稱為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海外撤離行動,無形中極大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被贊譽為一次“鮮活的最佳國家形象宣傳片”。
當(dāng)前,盡管各界對如何更好地推廣“中國形象”尚存有不同看法,但細(xì)察自2008年以來的種種行動,從危機處理到國際賽事、從孔子學(xué)院到國家公關(guān),從政府外交到公共外交,我國的國家形象推廣與塑造可謂是“從無到有”,“持續(xù)發(fā)力”,正在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釋放著中國的“巧實力”,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中國嶄新的國家形象。
撤離為國家形象加分
截至北京時間3月2日23時10分,有回國意愿的在利比亞中國公民已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此外,中國還幫助12個國家撤出約2100名外籍公民。在媒體看來,中國組織的最大規(guī)模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撤離行動折射新形象
對于中國這次大規(guī)模的撤離行動,外媒給予了高度評價,主題大多數(shù)聚焦在“利比亞危機折射中國新形象”。有外媒評論稱,中國政府在利比亞撤離本國公民的行動證明,中國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
中國成功迅速完成了一次從利比亞撤離本國公民的行動,中國用實際行動再次宣傳了國家形象。有美國媒體甚至反省說,從撤離行動來看,中國比美國表現(xiàn)得更像一個“超級大國”。
在清華大學(xué)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慶安看來,這次大規(guī)模撤離行動本身就是一個“鮮活的國家形象宣傳片”。2010年8月份,智利政府傾力投入礦工救援一事,一度成為智利最好的“國家形象宣傳片”。通過一系列的國際公關(guān)活動,智利把那次危機變成了轉(zhuǎn)機與機遇,贏得了全球高度關(guān)注。
撤離行動彰顯強大國力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6年以來,中國政府已多次實施類似撤離行動。一次次的行動,猶如一個個醒目的路標(biāo),展示著中國越來越強大的綜合國力,其中尤以此次行動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