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夢想起航,一件件作品問世
自從有了這個夢想之后,他憑著自己的想象和刻苦鉆研精神,在沒有高深文化,沒有精密儀器,沒有準確圖紙的情況下,一件件作品問世了。
老朱的老伴首先從屋里拎出一臺大棗去核機。大城縣盛產(chǎn)金絲小棗,可是給棗去核是個麻煩事。于是老朱利用曲軸連桿原理制作了這臺大棗去核機。操作者一手搖動手臂,一手拿住小棗,讓小棗放在一個類似螺絲帽的底座上,果柄沖著上面的鋼針,手臂轉(zhuǎn)動,鋼針落下,棗核被沖出。
老朱又指著院里的花棚保溫棉墊升降機說,這也是他的發(fā)明,每天早晚,他會利用這個用廢舊車圈軸承制作的“卷揚機”將棉墊卷放,這樣做既省時,又省力。為了讓花草多沐浴陽光,他特別用鋼絲網(wǎng)罩在花棚外,這樣既不影響采光也不擔心貓狗把花棚踩塌。
老朱說,最近滄州園林局把他發(fā)明的‘螃蟹夾’(長城網(wǎng)此前曾報道過)買走了?!π穵A’是專門用來搬運花盆的,這和老朱愛養(yǎng)花分不開。這個發(fā)明巧妙地運用了杠桿原理,手扶著兩個把手微微張開,前端的環(huán)形小夾子也隨之打開,就像鉗子一樣牢牢地抱住物品,非常方便省力,而且前端的小夾子還能調(diào)節(jié)高低,實用性很強。
在村民的眼中,老朱可是位心靈手巧的奇才,“可以說,除了生孩子的事情不能辦,其他的事他都能辦?!崩现斓钠拮觿t說,他很少過問莊稼地里的事,“為了搞一件發(fā)明,有時候整天泡在屋里不吃不喝的,非要弄出個眉目才行。”老朱的“生產(chǎn)車間”里,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和零配件,雖然有些凌亂,但在老朱的眼里都是寶貝。
制造出奇特汽車惹人喜歡
2013年春天,造一輛新式汽車的想法在老朱腦海萌發(fā)。之后,他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鼓搗”出了眼前這輛汽車,并起名叫“蝎式”汽車?!斑@臺車子是不上公路的,我制作它只是自己用來娛樂一下,或到附近村莊趕趕集。”
據(jù)朱占福介紹,這輛造價僅為3500元左右、可以搭載兩人的三輪汽車,雖然設(shè)計簡易卻“五臟”俱全,前大燈、轉(zhuǎn)向燈、后視鏡等應有盡有。由于車子前面有兩個輪子,而后面只有一個輪子,體型和蝎子相仿,于是他起名為“蝎式”汽車。汽車配有一個6升的油箱,發(fā)動機是采購的二手發(fā)動機,無級變速裝置讓這臺汽車更加容易操作,百公里耗油只有3.5升,最高速度可達到50KM/h。
對于這輛汽車的性能和安全,老朱充滿了自信,“一次開著它去肅寧縣,沿途有很多人好奇地問我‘這是什么車,這么漂亮,在哪兒買的?’有的還抱起小孩坐車上合影留念。上次長城網(wǎng)報道后,有幾個人從老遠地方過來要買我的車,我沒舍得賣?!崩现旖榻B說:“老式偏三的輪子,當年中國紅旗轎車廠生產(chǎn)的,每根車條都光潔如新,橡膠輪胎厚實,彈性好,車瓦當如同白金,錚光發(fā)亮,懂行的一看就會愛不釋手?!庇浾呱舷麓蛄恐嚿?,坐上車親自體驗一下,感覺確實不一般。車身靈活,輕便,防顛簸性能極好。
還想再造一輛超級防顛汽車
對于自己的每一次發(fā)明,老朱都能像講故事一樣回憶起每個細節(jié)。在老朱家里,記者真正感受到了“科技無處不在、夢想終會實現(xiàn)”的魅力。
談到今后有什么設(shè)想和打算,老朱沉默了一會兒說到:“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就怕自己想不到。明年天氣暖和了,我要再造個汽車,不論在什么路況上,四輪要始終著地,這就要求輪軸上下能差到60厘米?!?/p>
“將來我爭取能申請個專利,方便更多的人?!爆F(xiàn)在的老朱又開始了他的新夢想,“找個有經(jīng)濟實力的人合作,支持我一把,我會發(fā)明出更多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