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打工子弟學校,我們去哪上學呢?

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攝
上萬名孩子一夜失學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又被關停了,遍及3個區(qū)的上萬名孩子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面臨被迫被選擇。
據相關政府部門給出的解釋,大興、海淀、朝陽區(qū)的近30所學校是因為種種“安全隱患問題”被叫停的,按照《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校園面積至少要達到15000平方米,校舍總使用面積至少3587平方米,體育場地應當滿足相應學校規(guī)模所需的至少200米環(huán)形跑道等。
“顯然,對我們這種缺少資金的學校,這是永遠過不去的坎。我們成立的時候你們就默許,一有政策就用這種理由叫停。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位校長語帶不滿。
“今年6月底,學校因為合同糾紛,被村委會停水停電。”海淀區(qū)紅星小學謝校長說,隨后,校方和房東接到海淀區(qū)法院的電話,房屋與土地將被強制收回,村委會的人則當場將房屋拆毀。
盡管叫停不符合辦學標準的學校,理由充分,但問題的關鍵是,誰來為孩子們安置好他們的下一張課桌。截至目前的消息,只有朝陽區(qū)教委表示,已經做好準備,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海淀區(qū)和大興區(qū)則沒有對學生的安置辦法給出明確回應。
16日,當記者趕到位于海淀區(qū)東升鄉(xiāng)的新希望小學時,校舍只剩下一地瓦礫。
同樣是16日,幾位學者打算就農民工子女教育權益保障展開研討,記者趕去旁聽,卻幾次被通知改換地點:
中午12時許,會議地點從城西一處大廈改到城北一所大學。
13點15分,大學方面迫于壓力不愿提供地點,于是,會議改到一所民營書店。
13點40分,記者再次接到通知,“書店也不行了”,會議被迫取消。
取消了的會議無法打消人們心中的問號——打工子弟,北京如此大,為何放不下你們的課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