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嫦娥二號”即將完成環(huán)繞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開展環(huán)境探測和工程技術(shù)實驗的拓展任務。全國政協(xié)委員、嫦娥二號、嫦娥三號衛(wèi)星系統(tǒng)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3月4日告訴中國日報記者,目前“嫦娥二號”的狀態(tài)很好,科學家們正在策劃讓它發(fā)揮更大作用。目前對“嫦娥二號”下一步應該去哪兒,科學家們有三種設想。
第一種設想,是讓“嫦娥二號”往地球飛,它不會落在地球上,但將可以驗證未來深空探測器返回地球的軌道該怎么走,并且在途中進行一些科學探測。
第二種設想,是讓“嫦娥二號”飛往日地拉格朗日L1點開展科學探測,因為日地拉格朗日L1和L2在空間探索中“各有長處”。日地拉格朗日L1點在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地球大概有150萬公里。L1和L2之間的直線距離大概300萬公里。
第三種設想,是讓“嫦娥二號”飛得更遠,去探索太陽系中的小行星,但受到我國目前測控條件以及嫦娥二號上有效載荷的限制,科學家們必須選擇一顆適合的小行星作為探測對象?!斑@顆小行星近幾年的飛行軌道,必須讓嫦娥二號有機會可以靠近。它們相會的地方,測控條件必須能夠得上。同時它們之間的距離要足夠近,才能使嫦娥二號上面的有效載荷可以對其進行觀測?!彼榻B說。
葉培建說,該如何從這三種可能性中選擇,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嫦娥二號”是中國探月二期工程先導星,在半年壽命期內(nèi)全面完成了既定的6項工程目標和4項科學探測任務。2011年4月1日壽命期滿后,它圓滿完成補全月球南北兩極圖像、再次降軌至15公里高度對虹灣地區(qū)進行高清晰成像、首次從月球軌道飛向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等3項拓展試驗。
“嫦娥二號創(chuàng)造了多個‘首次’,使我國月球探測技術(shù)實現(xiàn)了新的跨越。”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劉東奎在今年2月國防科工局發(fā)布“嫦娥二號”獲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蓋的全月球影像圖時說。例如,首次突破直接地月轉(zhuǎn)移軌道發(fā)射技術(shù),實現(xiàn)高可靠零窗口發(fā)射;首次實現(xiàn)100公里月球軌道捕獲和近月點15公里的低軌繞月探測;首次實現(xiàn)月球背面不可測控弧段主發(fā)動機點火控制;國際上首次獲取7米分辨率100%覆蓋的全月圖;首次實現(xiàn)從月球軌道飛向日地拉格朗日L2點開展科學探測。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中國日報記者 忻鼎鼎)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