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家電、手機、鉆石等高檔消費品,信用卡積分都能兌換,含金量越來越高,不僅受到持卡人重視,也成為銀行一直以來十分重要的促銷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刷卡消費都能計積分,不同銀行對刷卡有不同的計分規(guī)則,弄清楚這些,做個“積分達人”,在花錢的同時還能為自己帶來“真金白銀”的回饋。
三大類刷卡不計積分
廣州市民韓女士前段時間想買車,看到自己所持的信用卡有雙倍積分活動,她一盤算,買車少說要刷20萬元,如果這些錢都能積分,那不是能從銀行兌換很多禮品了?韓女士樂顛顛地從自己的借記卡上轉了20萬元到信用卡,刷完卻發(fā)現(xiàn),一個積分都沒有。很是詫異的韓女士急忙向銀行打電話咨詢才知道,像買車、買房這些大筆支出刷信用卡,都沒有積分。“真是白費我半天工夫!”韓女士感嘆道。
實際上,像韓女士這樣對銀行積分規(guī)則并不清楚的信用卡持卡人為數不少。很多持卡人都以為,只要是刷卡消費便能累計積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刷卡都能計積分。羊城晚報記者通過對多家銀行調查發(fā)現(xiàn),不計積分的項目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就是使用信用卡本身產生的費用,這包括預借現(xiàn)金、銀行卡費用(包括年費、利息及罰息、預借現(xiàn)金手續(xù)費、逾期手續(xù)費等)及其他各類依信用卡章程收取的費用如滯納金、超限費等。此外還有信用卡轉賬、存(還)款、代扣款、代繳費、貸方余額返還、取現(xiàn)等,都基本不計分;
第二類是低扣率或零扣率的商戶消費,包括但不限于房地產、汽車銷售、批發(fā)類交易、公立醫(yī)院、公立學校、政府服務、慈善和公共事業(yè)等。所謂的扣率,是指在商戶刷卡時由商戶給銀行支付的手續(xù)費。銀行人士稱,一般來說,像買房、買車、批發(fā)等大筆金額交易都不計積分,原因就是這類交易給銀行貢獻的利潤非常低,銀行甚至在虧本運作,而積分是實實在在的回饋,所以銀行同樣要計算成本;
第三類則是銀行規(guī)定的其他不計積分的消費,這類多半由銀行自行制定規(guī)則。
消費換積分招行標準最高
即便是計積分,各家銀行的兌換規(guī)則也不盡相同。大多數銀行采取消費1元人民幣兌換1積分的做法,招商銀行的標準最高,要求消費20元人民幣兌換1積分。如果刷的是外幣,則1美元有的銀行規(guī)定兌換7分,有的8分,歐元兌換率最高,1歐元可換到10積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銀行積分的有效期也不同,有的規(guī)定積分永久有效,有的是兩年、三年或五年。
網購多數不計積分
很多持卡人并不知道,網購大部分是不計積分的。只是在近一年來,一些網上商城才逐漸聯(lián)合銀行推出信用卡積分制度,但仍為數偏少,還未形成氣候。
廣州市民宋小姐本是一家國有大行的金卡用戶,此前的信用額度在1.5萬元,她專門用這張卡作為網絡支付工具,再不在其他實體商戶刷卡。然而到去年一個年度結束時,銀行通知她,由于消費金額不足,她的金卡已被降級為普通卡,信用額度也降低到了只有7500元。“我平常一年在淘寶的刷卡量都有好幾萬元,怎么會消費金額不足呢?”感到疑惑的宋小姐致電該行信用卡中心,中心工作人員回答稱,由于她主要消費都是網購,為了安全保障降低了額度。但有業(yè)內人士分析指出,網購的扣率很少,很多網上商戶根本不會向銀行支付手續(xù)費,導致網購刷卡貢獻度很低,這使得銀行在對宋小姐的消費行為進行綜合測評后,降低了其信用額度。
記者調查也發(fā)現(xiàn),很多銀行都明確規(guī)定:網上交易不計積分,但隨著網購的日益蓬勃,這種大一統(tǒng)的局面在近一年開始被打破。據支付寶方面透露,目前通過支付寶在網上商城購物,中行、建行、農行、招行、平安、華夏(僅限大額支付)、光大的信用卡快捷支付都有積分,中銀淘寶卡卡通(僅限大額支付)、光大的信用卡卡通也有積分,還有平安和光大的信用卡大額支付也有積分。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快捷支付都有積分。招行信用卡工作人員就稱,快捷支付后,要根據商戶刷卡POS機類型來決定是否享有積分,持卡人可在結算兩天后通過交易明細查看積分情況。若想了解商戶POS機的類型是否能夠積分,可在購物時直接與賣家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