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獨家專訪作家郭敬明


將要而立的青春作家郭敬明2月28日中午在其微博上貼出一張坐于類似龍椅上的照片,就得到近7000條轉(zhuǎn)發(fā)。
當天下午,《中國日報》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的會議室獨家專訪了郭敬明。
這位總是能引起話題的傳奇人物身著有復古風的時尚領結的白衫,外罩一件考究的米色西裝外套。雖然面對倦容,聲音也略有些沙啞,但是一直耐心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和見解,態(tài)度親和。他的四位助理的其中一位全程陪同。
采訪中攝影記者請郭換座位,他說,“你看,不是我(對拍照要求多),一般都是攝影師”,以回應先前2008年那篇登于《紐約時報》上的文載“郭敬明禮貌地拒絕拍照,說1個小時不夠做好拍照的準備”。
對于時尚和品牌,郭有著自己的見解。
“有人說我在書里寫了太多名牌,”郭直言,“可是這就是現(xiàn)在的上海?。耗贻p人節(jié)儉著買名牌包,一個party完了下一個來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征,我如果不寫,過50年再回頭來看,肯定會說不對,這不是那時候的上海。”
這本郭敬明談論的書就是《小時代3.0》,作為小時代系列的完結篇,于去年12月上市,到現(xiàn)在已售出140萬冊。
“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這本的銷售不錯,”郭說,并表示作為作家,自然地會在乎銷量。
“如果一部作品沒人讀,就不能讓其價值觀傳遞出去,沒有人看到,怎么能影響到呢?”郭解釋說。
而同時《小時代1.0》的電視改編將于4月開拍,制作方希望能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的偶像劇系列。郭表示不會干涉具體的拍攝事宜,會幫助劇本的改寫和宣傳工作。
郭選擇生活的城市上海為《小時代》系列的背景。他說寫作小時代系列的過程,也是他成長中重要的五年。
“《小時代》是我的標志性作品,因為他代表我的寫作開始進入成人社會,不再只是以校園生活為背景了,”郭說,“我希望以書中這幾個女孩子在上海的生活作為社會的截面,來記錄當下的上海,這樣一群年輕人的時代?!?/p>
郭坦言2.0是系列中寫作過程最艱難的一本,因為描述刻畫人物本身很簡單,但是要寫人的轉(zhuǎn)變,又要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就很難,他說。而2.0就是主要講述書中主角從大學到社會的過渡期。
而郭敬明本人的時代在上海的開拓過程中也充斥著艱難。這位頗受爭議的80后代表作家曾一度被抄襲事件和各種流言包圍。
“曾經(jīng)有人說我除了錢,除了銷量什么都沒有,”他說,“在低落的日子,正是讀者對我作品的期待給了我信心。”
“我不甘心被誤解。我想要通過我五年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寫作,向這些持有固有觀念的人證明自己,讓你們發(fā)現(xiàn)我的好處,”他補充說。
郭的堅持使他在不到10年的寫作生涯中,完成了8部長篇,幾乎每一本都是出版當年的暢銷書榜冠軍。
郭敬明對創(chuàng)作和出版產(chǎn)業(yè)有著敏銳的眼光,他旗下有80多名簽約作家,以及20多名原創(chuàng)漫畫家,他們在他的青春文學王國里漸放光彩。郭說,2011年度30本暢銷書里有25本是“我們的”。
“我知道一個新作家的立足是多么的困難,我愿意推他們一把,”他說,還說旗下作家出版書籍細到宣傳文字、紙張的選擇等他都會親自操刀。
他還同時涉足娛樂圈、廣告業(yè)等。
郭敬明也坦言自己的遺憾就是不能像旗下作家兼好友笛安那樣,只為寫作而生,寫作是她生命的意義之所在。
“我做作家很努力,但不稱職,因為我并沒有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他說。
“要知道,我已經(jīng)連續(xù)四、五年沒有度假,只在春節(jié)期間一定要會四川老家,”他說。
更多關于郭敬明的寫作、生活、成功的細節(jié),請見《中國日報》后續(xù)報道。
來源:中國日報 (記者 梅佳)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