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廣州亞運會的中國代表團名單已于26日公布,這是中國參加亞運會歷屆人數(shù)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代表團,共1454人。而通過一組數(shù)據(jù),我們或許能更直觀、更清楚地了解中國亞運軍團。
廣州亞運會共設(shè)42個大項、476個小項,而中國代表團將參加其中41個大項和447個小項的角逐。遙想首屆亞運會,一共才6個大項、57個小項。廣州亞運會的大項數(shù)量是首屆亞運會的7倍。
總?cè)藬?shù)1454人的代表團中,有977名運動員,這比2006年多哈亞運會928人和2002年釜山亞運會948人的中國代表團總?cè)藬?shù)還要多,而相對于上兩屆亞運會647人和686人的中國參賽運動員數(shù)量,廣州亞運會上中國運動員的人數(shù)有了明顯的增加。
近千名中國運動員中有322人參加過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性國際大賽。還有655名中國運動員沒有參加過“大考”、“中考”,大賽經(jīng)驗還不足,他們占總數(shù)的67%,2002年釜山亞運會和2006年多哈亞運會這類選手分別占20.3%和63%,對這樣一大批年輕選手而言,廣州亞運會是其通往倫敦奧運會路上的摸底“中考”。
中國選手平均年齡24歲,比4年前多哈亞運會時23.3歲的平均年齡增加了0.7歲。其中年齡最大的是49歲的保齡球運動員米忠禮,而年齡最小的龍舟項目鼓手夏詩穎僅有13歲。
本次中國軍團中資歷最老的當(dāng)屬42歲的川籍“老槍”張山,1990年北京亞運會她在女子雙向飛碟團體、個人項目上榮膺冠軍,如今她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一位兩次參加在中國舉辦的亞運會的運動員。
在35名奧運冠軍領(lǐng)銜中國軍團的同時,也有許多昔日的奧運會冠軍、世界冠軍將缺席廣州亞運會。他們或如郭晶晶、張怡寧一般“隱而不退”,或像劉子歌、廖輝和龍清泉著眼倫敦奧運會而“韜光養(yǎng)晦”,更多的是如鄭潔、鄒凱,因自身傷病或競技狀態(tài)不佳而不得不告別廣州。
而在眾多教練中,三大球的教練備受關(guān)注。2010年9月15日方才正式走馬上任的中國女排主教練俞覺敏無疑是上任時間最短的,至亞運會開幕也才執(zhí)掌帥印不到60天的他,將帶領(lǐng)中國女排向四連冠發(fā)起沖擊。
自1982年首次在亞運會金牌榜上稱雄以來,中國代表團已連續(xù)七次位居金牌榜首位。而1990年北京亞運會中國代表團最終奪得183枚金牌,這一紀(jì)錄至今沒有被任何一個代表團超越。
來源:新華網(wǎng)(記者 史春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