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囊公寓第三代

膠囊公寓第三代:增加了夫妻房

黃日新在電腦前展示自己第三代膠囊公寓設(shè)計圖
中國經(jīng)濟周刊9月28日報道 2010年9月,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qū)麻峪東街附近的第三代黃日新“膠囊公寓”正式推出。
“走進一間房,迎面一張床,三面都是墻,抬頭鐵絲網(wǎng)?!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日新“膠囊公寓”。初見這樣獨特的公寓,怎么也想不到,如此簡單的建筑物能夠提供所有的生活必須條件。
2008年,退休在家的熱能動力高級工程師黃日新老人,受日本“膠囊旅館”的啟發(fā),開始自行設(shè)計、建造“膠囊公寓”并出租。黃日新給“膠囊公寓”的定義是:給人提供最小的生存權(quán)和最有限的隱私權(quán)的小型建筑物。
從2008年1月起,歷時兩年零八個月,黃日新先后推出了三代膠囊公寓。位于六郎莊的第二代膠囊公寓推出僅僅三個月,由于其人均使用面積2平米的規(guī)格不符合北京市的最低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4平米的要求,被迫拆除,已經(jīng)入住的住戶也被迫搬走。
“我做膠囊旅館本來就不是為了盈利,只是想為北京解決流動人口的安置問題提供一個可行的辦法。如果盈利,都會用來做慈善。”黃日新說。
第三代膠囊公寓主推的戶型是夫妻雙人間,比起之前的兩代“膠囊公寓”,第三代顯然更加寬敞舒適,人均使用面積差不多5平米,還增設(shè)了廚房、餐廳、淋浴間等?!斑@不是用來常住的地方,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流動人口的過渡性的居住問題。比如大學(xué)生,他們事業(yè)剛剛起步,還沒有什么經(jīng)濟能力,住在這里只是暫時的,等他們經(jīng)濟穩(wěn)定了,就會搬走。至于租金也很便宜,單人間350元一個月,雙人間450元一個月。”
(本文來源:中國經(jīng)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