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綠相間,高1.7米,寬、厚約600厘米的電樁,大小比通常的燃油汽車加油機略小一些,通過一根專用充電連接線,就可為具有車載充電機的電動汽車充電。29日,在建設北路的太原供電分公司建北營業(yè)站門口,又立起了4個這樣的充電樁,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至此,太原市首批16個電動汽車充電樁都已建起。
為響應國家節(jié)能減排政策,省市電力部門今年將投資1000萬元,建設1座中型電動汽車充電站和300個交流充電樁。這一充電站將建在太原,太原共建40個充電樁。太原市現已確定了34處充電樁安裝位置,主要分布在市內各供電營業(yè)站、銅鑼灣等大型停車場和電力小區(qū)等大型住宅小區(qū)。目前,首批16個充電樁已建起,具備充電條件,分布在建北供電營業(yè)站、電力大廈等處。其余的充電樁正在加緊建設。
據市供電營銷部李惠晉工程師介紹,目前已建成的16個充電樁只適用于小型電動汽車充電,適用于大型車的將建在充電站內,充電站位置正在選擇。充電分快充和慢充,快充只需6分鐘,但長期快充會對電動汽車及其蓄電池有一定程度的損壞,還可能導致電網瞬時負荷過大,威脅電網安全。因此,太原市建的充電樁多數為慢充,這樣對汽車蓄電池還有一定的維護作用。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一般一個交流充電樁功率不大于7千瓦,一般小型家庭電動汽車充電,約需6小時左右。據悉,目前國際上以慢充方式為電動汽車充電一般也需要6小時。
與燃油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能耗和經濟性上比較"低碳",運行成本只相當于燃油車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比亞迪E6純電動汽車為例,百公里耗能為18千瓦時以內,若以每千瓦時0.7元計算,需要費用12.6元,折算成燃油車百公里油耗約8升,需要燃油費用約48元。"李工程師介紹說。
另外,電動汽車可以實現零排放,李工程師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按照理論計算,每燃燒1升汽油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2.25公斤,一輛百公里耗油10升的普通燃油車溫室氣體排放約為22.5公斤,如果按年行駛5000公里算,年排放溫室氣體約1125公斤,而以2009年太原市汽車保有量約50萬輛計算,如果將其中2%大約1萬輛更換為電動汽車,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125萬噸,減排效果非常明顯。
按照太原市制定的規(guī)劃,今后五年內,太原市將建設58座充電站,共有1000多個充電樁,以滿足公交、環(huán)衛(wèi)、郵政、旅游等行業(yè)及家庭電動汽車的需要。
相關鏈接
電動汽車綠色環(huán)保,未來前景看好。我國《汽車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顯示,今后3年內我國要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
來源:太原晚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