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年時間,云南外派勞務人數排位由全國21上升至15,這不是“坐火箭”,而是“橋頭堡”建設從量到質變化的真實側影。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全面“走出去”的大開放格局下,滇人“家鄉(xiāng)寶”的帽子正在褪去,4.28萬個“洋飯碗”的背后,或許正是一個新滇人“下西洋”時代的來臨。
4.28萬滇人捧起了“洋飯碗”,遠赴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國家及日本、毛里求斯、新加坡、非洲等地營造新生活。在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消散之際,云南外派勞務人數已由去年的全國排名第21上升至第15位。這不僅是云南商務對外經濟工作的亮點,更是滇人甩脫“家鄉(xiāng)寶”帽子的開端。
昨日,云南省商務廳召開媒體見面會。省商務廳楊慧副廳長介紹,云南省商務部門和企業(yè)充分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和通道優(yōu)勢,以產業(yè)優(yōu)勢為依托,以資源開發(fā)為重點,在對外投資、對外工程承包、對外勞務輸出、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四個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發(fā)揮了云南外經工作的“沿邊優(yōu)勢”。
據介紹,當前云南省經商務部門批準的境外投資企業(yè)已達248家,對外實際投資額達6.83億美元,從2005年的0.25億美元到2009年的2.7億美元,增長超過10倍,保持全國第10位,西部、沿邊省市第1位的業(yè)績。對外工程承包則每年均以12%的速度穩(wěn)步增長,截至2009年11月,云南省已實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1366項,完成營業(yè)額44.54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在全國排名約第15位。從2005年開始,由商務廳牽頭的境外替代種植工作也成績斐然,當前已有100多家滇企到老北、緬北替代發(fā)展,實施罌粟替代種植面積達300多萬畝。
而記者看到另一項巨變,過去云南以“足不出戶”聞名的“家鄉(xiāng)寶”概念,正被鮮活的商務數字打破。2007年,省商務廳開始大力開展外派勞務工作,最初全年只有一兩千人的輸出規(guī)模,但就在短短兩年時間里,20家外派勞務基地在全省拔地而起,促動云南省當前的純勞務輸出增長率由原5%上升至30%,而其中真正云南籍的外派勞務者增長率也占到了53%以上分量,去年云南省輸出勞務的年增長率已經達到51%。更直觀的數字是,截至目前,云南省累計向國外輸出了4.28萬務工人員,他們主要走向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國家及日本、毛里求斯、新加坡、非洲等地。
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云南省已備案成立20家外派勞務基地,2009年成功申報兩個國家級行業(yè)基地。在成立云南省第一個政府主導的外派勞務信息網和第一個外派勞務考試中心等工作的基礎上,當前云南省勞務輸出工作已經開始進入一個規(guī)范、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云南省勞務輸出人數由上年的全國第21上升到今年的第15,這正標志著這個“洋飯碗”的新階段,正在悄然走進云南城鄉(xiāng)人民的生活。
2009年以來,通過建立云南省對外勞務合作網站、召開對接會等多種形式,云南省在廣開外派勞務輸出渠道建設方面成效顯著。據介紹,云南省已先后同上海外經、湖北十堰國際、青島泰成外經公司、四川儀隴永春等勞務經營公司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而隨著近年云南省區(qū)位優(yōu)勢和通道優(yōu)勢的不斷凸縣,中電投集團、大唐等央企落戶云南并開展境外投資項目的大邁步,也為千千萬萬滇人架起了出境、跨國、越洋打工的橋梁。
來源:昆明日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