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自動化的機械車庫能夠自動將車停到指定位置 記者 錢波 攝
市公共停車管理辦公室稱,為解決停車難問題,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系列調研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近兩日,本報對“小區(qū)停車之怪相調查”的連續(xù)報道,引起市公共停車樓場建設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停車辦)的高度重視。昨日,市停車辦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正對此進行一系列調研,年底前,將對我市停車管理及停車場建設規(guī)范進行相應的調整。
方案A
購車者自備車位
主城區(qū)44萬輛機動車,爭搶不到30萬個停車位……面對14萬余個車位缺口,市停車辦表示,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擬在市區(qū)推行“擁車者自備車位”的政策,即:要求購車人必須提供汽車停放場地的有效證明,方可申請汽車牌照。
市停車辦王主任表示,該政策是國外發(fā)達國家緩解城市停車問題的一項成功戰(zhàn)略,北京、上海等城市此前已推行:
1998年11月,北京市對新增機動車申領牌證核發(fā)“停車證”,實施對象為東城、崇文等8大行政區(qū)域內新申領機動車牌證的車輛擁有者;
2006年,山東省煙臺市規(guī)劃部門推出“自備車位”措施,引發(fā)市民熱議;
2008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宣布,將實行“購車有位”的限制政策……
方案B
推廣立體停車庫
除了推行“自備車位”的政策,市停車辦的另一計劃,是根據重慶道路窄、陡坡多的路面特點,大力推廣立體停車庫(樓)。
在日本東京等人口密集的超大型城市,立體停車庫已屢見不鮮。在我市主城區(qū),這樣的車庫還不多,主要分布在幾大核心商圈。市停車辦負責人介紹,全自動的立體式停車庫,將成為未來解決停車難問題的主角之一。
昨下午,記者來到解放碑紐約?紐約大廈,該大廈擁有我市最先進的立體式停車庫。在車庫門口,記者采訪了幾位在此停車的車主。
黃小姐,2年駕齡。她說,第一次到這個車庫停車的時候,前前后后折騰了好幾次,因為進車庫時,車頭要甩個90°直角彎,車輪才能卡進兩旁的鐵軌,筆直開進轎廂中,的確有點考技術。
停過幾次后,黃小姐掌握了訣竅:甩大彎、瞄黃線,同時聽工作人員指揮,基本都能“一次進庫”。
常在這里停車的徐先生說,立體式車庫很方便,車子開進轎廂,車主就可以直接熄火走人,剩下的工序全部由機械幫你完成,連頭都不用自己掉。
唯一不好的是,車庫限高1.44米,一些越野和高大車型,沒法進入。
為啥停車這么難
為啥停車這么難?王德民剖析出三大原因:
1.現有停車位不足:據上半年最新數據統(tǒng)計,我市主城區(qū)機動車數量為44萬輛,而經營性質的公共停車位僅有24萬,加上一些單位自配的停車位5萬余個,總計車位不足30萬,車位缺口高達14萬余個,停車數量嚴重不足。那些找不到停車位的車,只得冒著被開罰單的危險亂停亂放,阻礙交通,也影響市民過路。據預測,2020年,主城區(qū)機動車將達到110萬輛,需要停車位近120萬個。
2.停車設施結構不合理:我市主城區(qū)現有路內停車場相對較多,路外公共停車場相對少,占道停車普遍。
3.路外停車場利用率低:由于價格差異原因,大量機動車選擇路內停車場停車或違規(guī)占道停車,導致大量的公共停車場利用率不高。高峰時段,平均停車飽和率僅為55%,其中渝中區(qū)部分車庫空置率甚至高達40%,造成停車資源極大浪費。
國外的車這么停
美國:
停車場形式多樣化和停車換乘
人口和車流密集的市中心修建地下停車場或立體停車庫;在商店附近街道兩旁設立投幣式咪表,可根據購物或辦事時間投幣限時,十分方便。
停車換乘(Park-and-Ride)設施是設置在城市中心區(qū)外圍,主要供小汽車駕駛者(以上班者為主)長時間停放小汽車,換乘公共交通進入中心區(qū)的停車設施。
歐洲:
實行居民停車許可制度
鼓勵他們把車停在家里,而使用其他交通方式,從而減少路上停車空間需求。
新加坡:
中心區(qū)停車管制
對進入管制區(qū)的私人小汽車收取高額停車費(高于區(qū)外3倍),以減少進入控制區(qū)的車數,并對違章停車采取嚴處。
日本:
購車自備停車位政策
無論單位或個人,購車者必須出示車庫證明,否則不準購車。
韓國:
建筑物必須配建停車場
建筑物建設的同時要求建有一定數量的停車場。
占道停車收費標準擬調整
昨日,就我市“停車難”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市停車辦負責人王德民主任。
記者(以下簡稱記):為什么占道停車“打擁堂”,而一些室內車庫卻無人問津?
王德民(以下簡稱王):導致該情況出現,主要是因為我市占道停車收費遠遠低于室內車庫,且停得越久越劃算。拿解放碑大都會附近的室外停車場為例,停12個小時,只收6元,與每小時2元的室內停車場相比,自然深受車主青睞,大家圖便宜和方便,寧愿選擇室外停車場。
記:如何解決此問題?
王:一些沿海城市為保護市容市貌,占道停車收費高于室內幾倍,且原則上不得超過2小時,時間停得越久,收費越貴。如上海,占道停車最高收費15元/小時;在香港,占道停車滿2小時后,必須重新刷卡付費,超期將收到罰單。年底,我市也將適當調整占道停車收費,室外收費肯定高于室內。
記:一些小區(qū)將停車庫挪作商用,或出租給其他小區(qū)車主,造成停車面積大大“縮水”,對于此類小區(qū)停車怪相,又該如何管理?
王:按照相關標準,新建小區(qū)每100平方米必須配備0.6個車位,一些高檔小區(qū),甚至已經滿足了一戶一車位的需求?!段餀喾ā芬?guī)定,小區(qū)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本小區(qū)業(yè)主需求,但如果已飽和,他們鼓勵將多余的車位提供給周邊車主,盡量減少車位空閑率。對于小區(qū)內的違章停車,物管、交警均難管,陷入兩難境地,政府部門也無相應處罰措施,只得呼吁法律法規(guī)的進一步完善。
記:對于車庫等硬件設施的管理,在將來會不會做調整?
王:我們已組織相關專業(yè)部門制定《重慶市停車樓場建設管理技術規(guī)范》,其中將對停車場的各個相關標志、設施、坡度以及轉彎半徑等有具體指標規(guī)定,預計今年就能得以實施。另外,對于一些樓宇未按規(guī)定進行停車位配置,在今后的報建過程中也將進行嚴格規(guī)范。
編輯:馬原 肖冠男 來源: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華龍網—重慶晚報(記者 楊馨 任文劼 實習生 馮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