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岫,男,漢族,出生于1952年,岫巖鎮(zhèn)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14歲即從事岫巖玉雕事業(yè),后拜岫巖第二代素活雕刻大師賀德勝為師,專攻素活雕刻,在40余年的雕刻生涯中,王運岫雕刻出許多巧奪天工的精品。由他設計、雕刻的岫玉素活作品《祈年殿》在中國國石候選石精品展覽會上,經(jīng)專家評委會評選為精品獎。
岫巖玉,簡稱岫玉,以產(chǎn)于遼寧岫巖縣而得名,為中國歷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巖玉雕是以岫巖地區(qū)為中心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民間玉石雕刻工藝。主要產(chǎn)品有人物、動物、花鳥、花卉、瓶素、旅游、保健等七大系列一百多個品種。岫巖玉雕興于清末民初,更盛于當代,屬中國北方流派。長時期受到北方民族民間文化的滋潤,吸收了地方民間木刻、石雕、泥塑、刺繡、剪紙、影人、彩繪藝術等方面的精髓,融合滲透,以立體圓雕、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透雕等技法,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點的藝術風格。其造型簡練古樸,打磨光滑,氣韻生動傳神,素有古遼河紅山文化遺風。